时间: 2025-05-11 14: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30:57
阴庭覆素芷。南阶褰绿葹。玉台新落构。青山已半亏。
在阴暗的庭院里,覆盖着洁白的香草;南边的阶梯上,掀起了翠绿的杂草。新建的玉台上刚刚落下了屋檐,远处的青山已显得有些消瘦。
“玉台”常用来形容高贵的居所,古人常在台上吟咏或聚会,表达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青山”则是一个常见的自然意象,在古诗中常用来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山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的老师,擅长诗歌、散文和辞章。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咏余雪诗》成诗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中描绘的庭院、香草和青山,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描绘了冬雪融化后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宁静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开头的“阴庭覆素芷”以清幽的庭院和白色的香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似乎在诉说冬季的余韵。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南阶的绿色草坪和青山的变化,又传达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诗中对比了冬雪的消融与春草的复苏,表达了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变化。
诗中的“素芷”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草
B. 白色的香草
C. 玫瑰花
诗中“青山已半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命的顽强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