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余雪诗》

时间: 2025-05-11 14:30:57

诗句

阴庭覆素芷。

南阶褰绿葹。

玉台新落构。

青山已半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30:57

原文展示:

阴庭覆素芷。南阶褰绿葹。玉台新落构。青山已半亏。

白话文翻译:

在阴暗的庭院里,覆盖着洁白的香草;南边的阶梯上,掀起了翠绿的杂草。新建的玉台上刚刚落下了屋檐,远处的青山已显得有些消瘦。

注释:

  • 阴庭:阴暗的庭院,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素芷:素白的香草,象征着清新和纯洁。
  • :掀起,揭开。
  • 绿葹:绿色的小草,生机勃勃。
  • 玉台:指高台或楼阁,通常用玉石装饰,比喻美丽的建筑。
  • 新落构:新建的房屋或结构。
  • 青山:远处的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已半亏”则暗示山的高峰似乎在慢慢削减。

典故解析:

“玉台”常用来形容高贵的居所,古人常在台上吟咏或聚会,表达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青山”则是一个常见的自然意象,在古诗中常用来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山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的老师,擅长诗歌、散文和辞章。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咏余雪诗》成诗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中描绘的庭院、香草和青山,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雪融化后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宁静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开头的“阴庭覆素芷”以清幽的庭院和白色的香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似乎在诉说冬季的余韵。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南阶的绿色草坪和青山的变化,又传达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诗中对比了冬雪的消融与春草的复苏,表达了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庭覆素芷:描绘一个阴暗的庭院,地面上覆盖着洁白的香草,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气息。
  2. 南阶褰绿葹:在南边的阶梯上,青草开始生长,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3. 玉台新落构:新建的玉台刚刚落成,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4. 青山已半亏:远处的青山似乎有些削弱,暗示着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类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感受。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阴庭”“素芷”“玉台”“青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变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庭:象征安静与内省。
  • 素芷:象征纯洁与美好。
  • 绿葹:象征生机与希望。
  • 玉台:象征高贵与雅致。
  • 青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恒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素芷”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草
    B. 白色的香草
    C. 玫瑰花

  2. 诗中“青山已半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命的顽强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描写春天的清晨,生机勃勃,强调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咏余雪诗》:则通过冬季与春季的交替,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李白
  2. 《诗经与古代诗歌》- 张华
  3. 《南北朝文学研究》- 王明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角 赠上人 寓舍古木无叶 池荷 书馆即事 宿甘露寺 赠医者花道人 采菊 一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凡成圣 包含玄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损减 糹字旁的字 俯纳 瞬息千变 氏字旁的字 左右逢原 草开头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论甘忌辛 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镂心呕血 主稿官 路亭 蚀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