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有所思》

时间: 2025-04-27 00:25:35

诗句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35

原文展示: 有所思 沈约 〔南北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白话文翻译: 我西行登上陇山之巅,向东遥望却不见家乡。 关隘的树木抽出紫色的嫩叶,边塞的草地冒出青青的芽尖。 昆明池的水应该快要满了,葡萄藤想必也开花了。 我含泪面对着汉朝的使者,写下书信寄往那狭窄的小巷。

注释:

  • 陇首:指陇山,在今甘肃省。
  • 关树:关隘附近的树木。
  • 塞草:边塞的草地。
  • 昆明:指昆明池,位于长安(今西安)附近。
  • 汉使:汉朝的使者。
  • 狭斜:狭窄的小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衍(梁武帝)等并称“八友”,在文学和史学上均有卓越成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在西征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汉朝的忠诚。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国的眷恋。

诗歌鉴赏: 沈约的《有所思》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边塞春天的生机,也隐喻了自己内心的希望与期待。而“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诚和对家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沈约诗歌的清新风格和深沉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诗人西行至陇山之巅,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家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2.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描绘了边塞春天的景象,紫叶和青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3.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想象中的昆明池水满溢,葡萄藤开花,增添了诗中的美好愿景。
  4.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诗人含泪面对汉朝使者,写下书信寄往家乡,表达了深切的思乡和对故国的忠诚。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关树抽紫叶”中的“抽”字,赋予树木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如“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中的“西征”与“东望”,“登陇首”与“不见家”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与忠诚。诗人通过对边塞春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与汉使的互动,表达了对故国的忠诚和对家人的牵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陇首:象征着边塞的艰苦和远离家乡的孤独。
  • 关树、塞草:代表了边塞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昆明、葡萄:美好的愿景,象征着希望和家乡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征登陇首”中的“陇首”指的是什么? A. 陇山 B. 陇西 C. 陇东 D. 陇南 答案:A

  2.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A

  3. 诗中“流泪对汉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悲伤 C. 喜悦 D. 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边塞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沈约的《有所思》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表达了边塞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沈约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昌龄的诗则更多体现了边塞的艰苦和战士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集》:收录了沈约的主要诗作,是研究沈约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探讨了边塞诗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沈约的边塞诗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宣城元员外山居 送人及第归海东 何石闾先生隐居 荆楚道中 叹花 吊栖白上人 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 吊建州李员外 咏棋子赠弈僧 潭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嫠纬之忧 跳伞 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盛况空前 卧病 调墨弄笔 幸家 撇呆打堕 情同手足 驴颓 鹵字旁的字 不怕官,只怕管 包含愎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