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6:5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6:57:23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今年的寒食节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树林青翠欲滴,烟雾缭绕。
绕着城墙的骏马,谁能借来?名园遍地,游览的兴致已消尽。
不如挂着酒壶,不必再计较酒杯的数量,偶尔写下几句诗,随意而为。
忽然听见鵙鸟的啼鸣,惊动了我的旅途,江上有谁在耕作那荒废的田地?
这首诗中的“寒食”节日与古代的习俗紧密相关,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提到的“江上何人治废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可能暗指农田荒废的现象,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和忧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散文等多种形式闻名,风格兼容并蓄,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寒食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反映了自己对游览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和子由寒食》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作品。诗中,苏轼通过描绘寒食节时的自然景象,展现出浓厚的春意和个人的游历心情。开头两句“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勾勒出春天的氛围,生动的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接下来的“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则流露出诗人对游玩名园的渴望,却又显得无奈,暗示出生活的种种限制。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表达了诗人放下拘束,选择随意饮酒作诗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哲学。而最后两句“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则引导读者思考社会现实,鵙鸟的啼鸣打破了诗人的沉思,使人关注到江边荒废的田地,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的关怀,体现出苏轼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和独特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和子由寒食》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绕城骏马谁能借”中“骏马”指的是什么?
a) 优良的马
b) 骑马的人
c) 旅行的方式
诗的最后一句“江上何人治废田”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