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郡中同僚贺雨》

时间: 2025-05-21 07:49:42

诗句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49:42

原文展示: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睛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白话文翻译:

这十年来经历了水灾和旱灾,饥荒和疫病在各地横行。稀奇的事物和厄运不断降临,我年年祈求晴天和雨水。虽然这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求,但我仍对这种请求感到愧疚。鬼神也知道我的心意,老病缠身让我无能为力。我从未向人求助,这种心意难以被理解。浓云已经聚集,细雨先在地面上润泽。萧瑟的风声还在耳边,坐着听到三鼓声。天亮时,官吏们将要集合,泥土满是我的靴子。登上城头远望稻麦,绿色的波浪在风中翻滚。惭愧我这些贤良的朋友,写出雄伟的篇章,发表新的言论。你看这一年丰收的季节,风雨却只占据了十五天。天地本无功劳,祈求和祭祀又有什么意义?渡过河流而不进入境内,还不如不遭遇蝗虫。而且对于惩罚白鹅的做法,劝君不要采取。

注释:

  • 水旱:指水灾和旱灾。
  • 九土:指九个地方,泛指全国。
  • 奇穷:奇异的事情和困境。
  • 祈睛雨:祈求晴天和雨水。
  • 重请:再次请求。
  • 鬼神:指神灵和鬼魂。
  • 腰膂:腰部和脊椎,指身体的健康。
  • 萧萧:形容风声或声响的凄凉。
  • 三鼓:指早晨的三声鼓响。
  • 麰麦:指稻麦的生长。
  • 风雨占十五:指丰收的年中,风雨天气仅占十五天。
  • 刑白鹅:惩罚白鹅,此处指不明智的政策或措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气魄,也有细腻柔情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水旱灾害频发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同僚的关心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丰收的渴望、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人世间祈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苏轼的《答郡中同僚贺雨》是一首兼具深刻思考与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中回顾了自己在十年间经历的水旱之苦,饥疫横行,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深切感受。开篇以“水旱行十年”开宗明义,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诗人虽然年年祈求雨水,却因非为己求而感到愧疚,这种情感流露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诗中“鬼神亦知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神灵的依赖与信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苦涩。接下来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坐听三鼓、登城望麦的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对丰收的期待。尤其是“绿浪风掀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稻麦在风中摇曳的美丽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诗人对丰收的反思和对神明祈求的质疑,表达了他对人世间因果法则的思索。整首诗在忧伤与希望之间徘徊,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分析,也有对未来的谨慎期待,充分展现了苏轼的睿智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旱行十年:经历了十年的水灾和旱灾,表明生活的艰辛。
  2. 饥疫遍九土:饥荒和疫病在全国各地蔓延,说明灾难的严重性。
  3. 奇穷所向恶:奇异的事情和困境不断降临,突出环境的恶劣。
  4. 岁岁祈睛雨:每年都祈求阳光和雨水,体现出对农业的渴望。
  5.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尽管请求并不是为了自己,但仍感到愧疚,反映出诗人的高尚情操。
  6. 鬼神亦知我:神灵也了解我的苦衷,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7. 老病入腰膂:自己衰老和疾病缠身,身体的无力感。
  8. 何曾拜向人:从未向他人求助,强调自己的独立与坚韧。
  9. 重云萋已合:浓云已经聚集,暗示即将降雨。
  10. 微润先流础:细雨开始润泽大地,展现出希望的景象。
  11. 萧萧止还作:风声萧瑟,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寂静。
  12. 坐听及三鼓:坐着听到三声鼓响,暗示天亮即将开始新的一天。
  13. 天明将吏集:天亮时官吏们要集合,描绘出晨间的工作场景。
  14. 泥土满靴屦:泥土沾满鞋子,表现出辛劳的生活。
  15. 登城望麰麦:登上城墙远望稻麦,充满对丰收的期待。
  16. 绿浪风掀舞:绿稻在风中摇曳,生动地描绘出丰收的景象。
  17. 愧我贤友生:感到惭愧与贤友相比,抒发出自愧不如的情感。
  18. 雄篇斗新语:优秀的朋友写出雄伟的文章,表现出对友人的钦佩。
  19. 君看大熟岁:请你看看丰年的情景,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20. 风雨占十五:丰收之年,风雨只占十五天,暗示自然的恩惠。
  21. 天地本无功:天地间本无功劳,强调自然的公平。
  22. 祈禳何足数:祈求和祭祀又有什么意义,质疑传统的迷信。
  23. 渡河不入境:渡过河流而不进入领地,表现出一种空虚感。
  24. 未若无蝗虎:不如不遭遇蝗虫,表现出对蝗虫的厌恶。
  25. 而况刑白鹅:更何况不明智的政策,劝诫他人要慎重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展现出对称的美感。
  • 比喻:如“绿浪风掀舞”比喻稻麦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 拟人:如“鬼神亦知我”,赋予鬼神以人性,表现出诗人渴望理解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困惑与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传统祈求的质疑。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旱:自然灾害的象征,代表生活的困苦。
  • 鬼神:信仰与希望,表现出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
  • 绿浪:丰收与希望的象征,充满生机的画面。
  • 泥土:辛勤劳动的象征,反映出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自然灾害
    • C. 社会历史
    • D. 爱情
  2. 诗中提到的“风雨占十五”是什么意思?

    • A. 只有十五天的风雨
    • B. 丰收年中风雨的天数
    • C. 诗人经历的天数
    • D. 无关紧要的数字
  3.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自然的公平
    • B. 传统的祈求
    • C. 友人的能力
    • D. 鬼神的存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和自然,但是风格各异。苏轼的《答郡中同僚贺雨》更多地表现出轻松的调侃与深刻的思考,而杜甫的《春望》则是对国破山河的沉痛感慨。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反映出不同诗人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重游孤山有感二首 其一 湘江风雨图 古别怨 锦带花 病后窥园 香奁 元日口号 奉寄朔翁 江南怨 春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遗物识心 旡字旁的字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思若泉涌 瑶觞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示字旁的字 含笑九泉 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越诺 同志 乌集之交 没法奈何 几利 香字旁的字 贵冠履轻头足 八字旁的字 包含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