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0: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0:16:14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
摩诘元无病,须洹不入流。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
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
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
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
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屋子空荡荡的,只有法喜在其中,心境平和自然有遨游天际的感觉。摩诘本无病,须洹却不随波逐流。苦于寻求正直而反而曲折,静待秋天的丰收。虽然未曾登上麒麟阁,已然逃离了鹦鹉洲。酒醒时风吹动竹子,梦断时月光透过楼窗。众人都说我才德出众,我却自称阳道州。拔葵终究是为了相鲁,辟谷也是为了长留。用与舍之间无所障碍,心灵飘然如不系之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尤其擅长抒情咏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轼晚年,表明他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和个人磨难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苏轼的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哲思和超然的态度。诗的开头“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便引出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生活在空荡的室内,却能从法喜中感受到快乐,体现出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可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接下来提到的“摩诘元无病,须洹不入流”,则是对王维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下繁杂社会的反思与拒绝。
整首诗通过“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之句,将生活中的细节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飘逸的生活状态。最后“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他对人生的超脱与洒脱。这不仅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强调心灵的宁静和超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法喜”指的是什么?
“摩诘元无病”的“摩诘”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