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0:15
原文展示: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张耒 〔宋代〕
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 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 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 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
白话文翻译:
伊洛河畔的平生兴致,园林中独自享受居住。 曾经经过郑公的里巷,得以乘坐李膺的车驾。 华丽的屋宇曾有宾客,名山之中留下异代书籍。 必定知道传承不会朽,埋葬玉石自沾衣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苏门四学士”。这首诗是为纪念已故的仆射司马光而作,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仰和对其功绩的赞颂。
创作背景: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曾任宰相,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张耒在诗中赞颂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描绘了司马光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形象。“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则通过典故,暗示司马光的清廉和高洁。“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赞颂了司马光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最后两句“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则表达了对司马光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的名声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赞颂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认为他的名声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伊洛平生兴”中的“伊洛”指的是什么? A. 伊河和洛河 B. 伊水和洛水 C. 伊山和洛山 D. 伊城和洛城
诗中“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中的“郑公”指的是谁? A. 郑玄 B. 郑板桥 C. 郑成功 D. 郑和
诗中“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中的“名山”指的是什么? A. 著名的山 B. 名人的山 C. 名人的著作 D. 名人的居所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