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30
红楼回首堪惆怅。
凭肩曾拂销金帐。
银烛夜深时。
殷勤前致辞。
低鬟迎翠羽。
款款心头语。
薄命怨儿家。
一枝墙外花。
在红楼前回首,心中不禁感到惆怅。
曾经在金帐之下,轻轻靠着肩膀。
夜深时分,银烛闪烁。
我满怀诚意地向你致辞。
低垂的发髻迎接着翠色的羽饰。
轻声细语,诉说着心中的情感。
我怨恨命运薄情,
就像墙外的一枝花。
诗中提到的“红楼”与“薄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常常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事物。薄命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命运的感慨,强调了人生的无常。
魏元旷,现代诗人,他的创作风格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此诗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古典韵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惆怅。
《菩萨蛮 其一 即事,寄鹤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开篇以“红楼回首堪惆怅”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深夜的场景,银烛的光芒映衬出夜的寂静,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诗人用“殷勤前致辞”表达对友人的真诚祝福,而“低鬟迎翠羽”的细节描写则展现了友人的温柔与美丽。最后两句将情绪推向高潮,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魏元旷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深邃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红楼”象征什么?
“薄命怨儿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作品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思考,但魏元旷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友谊的珍视,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