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9:16
菩萨蛮 其二
作者: 吴寿彭 〔近代〕
几番革变斯文熄。
几番剩语开闭塞。
仁至倍栖皇。
游辞值披猖。
抱残当纪末。
不死守其阙。
旦复或光昌。
谁能补其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和文治的思考,几度的变革使得文化逐渐消亡,曾经的美好言辞也被封闭或遗忘。仁爱之心至此却依然存在,游辞的美丽在混乱中显得更加珍贵。对往昔的残存仍旧要记住,尽管身处困境,也要守护那未落的希望。未来的光明是否会再现,谁能来弥补这份失落呢?
作者介绍:吴寿彭(1862-1927),字济生,号静斋,晚号无妄居士,近现代诗人,曾任职于多所学校,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诗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的时期,经过多次的社会变革,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诗人对此深感忧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文化传承的期待与思考。
《菩萨蛮 其二》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文化变革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诗人以“几番革变斯文熄”开篇,直接指出了文化的衰落,反映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痛心。而“几番剩语开闭塞”,则进一步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文化的失落使得曾经的美好言辞失去了生机。
中间部分,诗人借用“仁至倍栖皇”表达了仁爱之心的稀缺与珍贵,尽管在动荡的社会中,依然有一些人坚守着仁义。同时,“游辞值披猖”则表现出在纷乱的局势中,流畅的言辞显得更加珍贵与难得。
最后两句“旦复或光昌。谁能补其亡。”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对未来的光明与希望充满了怀疑与思考,似乎在询问谁能来弥补失落的文化。这种悲观与希望交织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部分,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文化的变迁与未来的希望展开,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文化传承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几番革变”是指什么?
A. 文化的繁荣
B. 社会的动荡
C. 人生的变化
“仁至倍栖皇”中“仁”的意思是?
A. 忍耐
B. 仁爱
C. 仁义
诗的最后一句“谁能补其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