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5:08
菩萨蛮 宿灵隐寺僧楼
北峰云接南峰雨。
冷泉亭畔幽人语。
远火动疑灯,
松桥度夜僧。
石根喧暗瀑。
似隔濛濛竹。
莫道古潭空。
深藏摩顶龙。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静谧夜景:北峰的云雾连接着南峰的细雨,冷泉旁的亭子里,隐者在低声交谈。远处的火光让人怀疑是灯光,松桥上夜晚的僧侣缓缓走过。石根处的瀑布发出喧闹的声音,似乎与四周的竹林隔着一层轻雾。不要以为古潭是空的,它深藏着摩顶的龙。
作者介绍:杨夔生,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常带有哲理性,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灵隐寺的僧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灵隐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诗的开头便用“北峰云接南峰雨”勾勒出一幅山水相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悠远的意境。而“冷泉亭畔幽人语”则让人感受到宁静的氛围,隐者的低语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恬淡安宁的感觉。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夜晚僧侣的活动和远处火光的神秘感,构建出一种烟火气息与佛教文化交融的氛围。“石根喧暗瀑”与“似隔濛濛竹”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夜色的神秘感与幽静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一句“深藏摩顶龙”则通过传说中的龙,象征着深邃与力量,暗示着古潭的深不可测,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整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结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灵隐寺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体现了宁静与神秘的美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冷泉亭畔”指的是哪个景象?
“深藏摩顶龙”中的“龙”象征着什么?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偏向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杨夔生的《菩萨蛮》则通过夜晚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神秘感与深邃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