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41:13
作者: 曾廉 〔清代〕
艳阳天小桃开了,碧栏干外有凛。芳汀回看鸳鸯伴,妒杀鹤寒鸿。人早审。萼绿去人闲那得神仙品。香凝燕寝。是再世情缘,三生福分,莫认旅窗枕。闺房事,谁道鸣鸠醉椹。频年犹未能稔。妆台宝镜分明是,忽忽积尘如恁。君不尤。从古昔机丝萋斐空成锦。谗人太甚。只瑟怨琴凄,同埋玉树,残魄恨犹饮。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桃花绽放了,碧绿的栏杆外面似乎有些寒意。芳香的草地上,鸳鸯嬉戏,嫉妒得杀了寒鸥。人们早已看透这一切。绿叶萼去,闲暇时光何以品味神仙的境界?香气弥漫在燕子的寝室。这是再世的情缘,三生三世的福分,何必认同那旅途中的窗帘与枕头?闺房的事,谁曾说过鸣鸠醉于桑椹?多年过去仍未能结出果实。妆台上的宝镜分明存在,却积满了尘埃。你不可怨恨。自古以来,机缘如同丝线,空中织成锦绣。谗言太过分了。只留下怨琴的凄凉,与玉树同埋,残魂的恨意依然在饮酒。
本诗中涉及了爱情、嫉妒和命运的主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鸳鸯、鹤、鸿等鸟类,常用来象征爱情与伴侣。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才华横溢,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曾廉的情感经历之中,反映了他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摸鱼儿·咏事》是一首抒情长调,整首词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开头的“艳阳天小桃开了”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而后却渐渐转入对爱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诗人用“芳汀回看鸳鸯伴”来表现自己的孤独,虽然周围是美好的自然景色,但内心的孤寂却难以掩饰。接着“妒杀鹤寒鸿”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嫉妒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着爱情中的错位与竞争。
重复的“香凝燕寝”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频年犹未能稔”则流露出对爱情未果的感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另外,妆台上的宝镜积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爱情的美好与失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艳阳天小桃开了”中所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妒杀鹤寒鸿”意在表达: A. 爱情的竞争与嫉妒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友情的珍惜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廉的《摸鱼儿·咏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都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衬托内心情感,体现出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