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4:33
云阵欲东下,急风争向南。
精灵战雷电,鲛鳄拔秋潭。
断港群舟拜,中流大浪酣。
艰虞更留滞,水宿况真谙。
云层似乎要向东方降下,急风也在争着向南吹。
精灵与雷电在空中激战,鲛人和鳄鱼在秋天的潭水中搏斗。
在断绝的港口,众多的船只向大海拜请,
在激荡的浪潮中,留恋艰难的时光,水边的栖宿更显熟悉。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鲛人”在古代神话中被视为水中精灵,常与水、鱼类相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海洋的神秘与危险。
刘大受,清代诗人,生于江西,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充满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夜晚停泊于杨郎山时,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杨郎山夜泊即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云层的变化与急风的方向,展现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随后,提到“精灵战雷电”,象征着自然力量的无穷与不可预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通过“鲛鳄拔秋潭”,诗人将自然生物与环境结合,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断港群舟拜”的场景,似乎是在向水中的力量或神灵祈求保护,表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依赖。最后一句“艰虞更留滞,水宿况真谙”,则暗示了诗人在艰难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人类的讽刺
c) 生活的乐趣
诗中提到的“精灵”指的是什么?
a) 人类
b) 自然神灵
c) 动物
“急风争向南”中“争”的意义是什么?
a) 竞争
b) 向南吹
c) 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