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1:27
遣闷
作者: 刘大受 〔清代〕
肯劳七尺易浮名,
聊借遗文遣此生。
大地云烟随百变,
闲居岁月自多情。
评论史案萧何律,
推廓词场黄帝兵。
长日消磨真不恶,
悲秋奚事叹无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承认,努力工作只为求得名声,而如今却借写作来解闷。大自然的变化无常,人也随之感性,闲适的生活让人倍感情怀。诗人提及了历史和文学,思考着萧何和黄帝的事迹。虽然时光流逝,生命的消磨并不可恶,但面对秋天的悲凉,诗人感慨自己似乎无所成就。
作者介绍:刘大受,清代诗人,以其工整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名利的看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大受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对名利和成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首诗体现了他在历史和个人经历中找到的解脱与释然。
《遣闷》通过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肯劳七尺易浮名”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表明自己并不追求虚名,而是希望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与思想。接着,诗人用“大地云烟随百变”描绘自然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闲居岁月自多情”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在这种闲适中,诗人不仅反思历史,也反思自身的成就。后面的“评论史案萧何律,推廓词场黄帝兵”则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缅怀。
最后两句“长日消磨真不恶,悲秋奚事叹无成”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对自我价值的再审视。诗人在长日中逐渐领悟到,生命的消磨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所收获的情感与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与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释然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肯劳七尺”指的是: A. 身高 B. 名声 C. 地位
“云烟”在诗中象征: A. 情感 B. 变化无常 C. 时间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 A. 蔑视 B. 敬仰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遣闷》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