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14
秋色满行路,此时心不闲。
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
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
萧条远林外,风急水潺潺。
秋天的色彩充满了旅途,此时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
我孤独且贫穷地游历异国他乡,年轻时的容颜如今却显得苍老。
众鸟已归巢树,旅人仍在山中徘徊。
远处的林外显得萧条,风急水流潺潺作响。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歌常见的抒情风格。
任翻(约公元710年-公元770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作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而受到后人关注。其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也有细腻派,深受读者喜爱。
《秋晚途次》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孤独与思考。此时正值人生的某个阶段,诗人对人生、时间、自然等多重主题的反思,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秋晚途次》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作,描写了诗人在秋天旅途中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秋色满行路”引入,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孤独。接下来的句子“此时心不闲”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秋天的美景并没有让他心情愉悦,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与忧虑。
“孤贫游上国”表达了诗人孤独与贫困的境遇,反映出他在他乡的无助感。而“少壮有衰颜”则呈现出时光荏苒的无情,年轻时的活力逐渐被岁月的沉重所替代,令人感慨。接下来的“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描绘了自然界的归属与人类的漂泊,鸟儿都已归巢,唯有诗人仍在山中徘徊,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最后以“萧条远林外,风急水潺潺”结束,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急促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不息。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与启示。
整首诗歌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旅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对人生的审视。
诗中“秋色满行路”主要表现了什么?
“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中“旅人”指代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安宁。而任翻的《秋晚途次》则通过孤独与贫困的旅人,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