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57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卢纶 〔唐代〕
古塔荒台出禁墙, 磬声初尽漏声长。 云生紫殿幡花湿, 月照青山松柏香。 禅室夜闻风过竹, 奠筵朝启露沾裳。 谁悟威灵同寂灭, 更堪砧杵发昭阳。
古老的塔和荒废的台子出现在禁墙之外, 磬声刚刚结束,漏声显得格外漫长。 云雾在紫色的宫殿中升起,幡花似乎被湿润, 月光照耀着青山,松柏散发出香气。 在禅室中夜晚听到风吹过竹林, 早晨的祭奠仪式上露水沾湿了衣裳。 谁能领悟到神灵的威严与寂灭, 更难以忍受的是砧杵在昭阳发出的声响。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7-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以边塞诗著称,诗风雄浑豪放,尤擅长七言歌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宿于定陵寺时所作。定陵寺位于皇陵之内,诗人借此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神灵威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古塔、荒台、紫殿、青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宫廷的庄严。诗中“云生紫殿幡花湿”和“月照青山松柏香”两句,以云雾和月光为媒介,将宫廷的庄严与自然的宁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禅室和奠筵的描写,引入了宗教和祭祀的元素,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哲理性。最后两句“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则表达了对神灵威严与寂灭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遗迹、宫廷庄严、自然宁静和宗教神圣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神灵威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古塔荒台出禁墙”中的“禁墙”指的是什么? A. 宫墙 B. 城墙 C. 寺墙 D. 园墙
诗中“云生紫殿幡花湿”中的“紫殿”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寺庙 C. 园林 D. 书院
诗中“谁悟威灵同寂灭”中的“寂灭”是什么意思? A. 安静 B. 终结 C. 消失 D. 沉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