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6: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6:30:52
烛影摇红
答休庵
作者:赵熙(清代)
秋老诗心,无多黄叶敲窗雨。
荒池半月过重阳,人比青荷苦。
两处愁如一处。念家山残年乐府。
一千亩竹,八百株桑,有生全误。
白者省声中,寻君月底修箫谱。
似闻夜啸有寒鸱,碧火徐州路。
不久西风又去。劝江淹休吟恨赋。
此中差乐,一瓮摇天,羲农终古。
在深秋时节,我的诗情已经变得冷淡,窗外的雨打在黄叶上,声声入耳。
荒池边的月亮已经过了重阳节,我的痛苦比青荷还要深。
两地的愁苦其实是一样的,想念故乡的歌声在残年中回响。
那千亩的竹林和八百株的桑树,似乎我的一生都在这里虚度。
在清冷的夜里,我在静静聆听你的箫声谱曲。
仿佛听到寒鸱在夜空中啼叫,碧火映照着徐州的道路。
不久,西风又将远去,我劝你停止吟唱那些恨赋。
在这其中也有些乐趣,仿佛一坛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羲农的丰年永存。
赵熙,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处于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中,静待时光流转,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思考。
《烛影摇红》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诗作,透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开篇即以“秋老诗心”引入,直白而又凝练,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的感受——一种悲凉的情绪伴随着窗外的雨声。诗人用“黄叶敲窗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通过声音传达出一种内心的低沉。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过往,提到“荒池半月过重阳”,不仅是对时间的流逝感慨,更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遗憾。尤其是“人比青荷苦”一句,既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同情,也表现出对人生无奈的感悟。
最后,诗人劝诫江淹停止吟恨,似乎在提示自己也应当放下心中的愁苦,转而追寻生活中的美好。在“此中差乐,一瓮摇天”中,诗人找到了一种超越痛苦的乐趣,仿佛在极致的悲伤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秋景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时间和自我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个?
诗人表达了对哪种植物的思念?
“白者省声中”中的“白者”指什么?
答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赵熙的《烛影摇红》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通过更为豪放的笔调表达对人生和友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