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2:19
原文展示:
登石头城诗 何逊 〔南北朝〕
关城乃形势。地险差非一。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窣。百雉极襟带。亿庾兼量出。至理归无为。善守竟何恤。眺听穷耳目。远近备幽悉。扰扰见行人。晖晖视落日。连樯入回浦。飞盖交长术。天暮远山青。潮去遥沙出。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愿乘觳觫牛。还隐蒙笼室。
白话文翻译:
关城的地理形势险要,地势高低不一。马岭蜿蜒曲折,犬牙状的山峰耸立。城墙高大,粮仓充盈。最高的道理归于无为而治,善于守卫的何必忧虑。视野和听觉都达到了极致,远近的细节都清晰可见。繁忙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夕阳的光辉映照着。船只连绵不断进入港口,华丽的车辆交错行驶。天色渐晚,远山呈现出青色,潮水退去,遥远的沙滩显露出来。作为一个小官感到羞愧,写诗时感到惭愧。希望能骑着颤抖的牛,回到隐秘的居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登临石头城时所作,通过对城池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描绘,展现了城池的险要和繁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窣”等,生动地描绘了城池的地理形势。通过对“至理归无为”和“善守竟何恤”的思考,表达了对无为而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回到隐秘的居所,远离尘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城池的险要和繁华的描绘,以及对无为而治的向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回到隐秘的居所,远离尘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马岭逐纡回”中的“马岭”指的是什么? A. 马匹众多的山岭 B. 蜿蜒的山岭 C. 马匹形状的山岭 D. 马匹活动的山岭
诗中“至理归无为”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无为而治 B. 有为而治 C. 无为而乱 D. 有为而乱
诗中“愿乘觳觫牛。还隐蒙笼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隐居生活 B. 官场生活 C. 旅行生活 D. 战斗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