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3:03
作者:贾岛 〔唐代〕
沈沈百尺余,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在深邃的山中,井水深达百尺,花费心血的努力难以言表。
早晨,僧人出定,汲水时发现,凿井之处虫子自然没有。
水源藏在高峻的山岭之下,清澈的水面映射着空中的阴影。
这个地方仿佛经历了无数劫难,凉爽的潭水也会逐渐枯竭。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寺的井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沈沈百尺余”一句,展现了井水的深邃与神秘,仿佛暗示着人类对生命深度的探寻。而“功就岂斯须”则透出一种对成果的思考,强调了努力与时间的关系。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僧人汲水的场景,引出对环境的观察,表现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两句,描绘了山间清泉的美丽景象,水源的深藏与清澈的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最后一句“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生命与自然的短暂与脆弱,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清晰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出对生命的感悟与自然的敬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测试:
贾岛的《题山寺井》主要描写了什么?
“藏源重嶂底”中的“藏源”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