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予读元次山与瀼溪邻里诗意甚爱之取其间四句》

时间: 2025-07-28 11:15:26

诗句

北起成孤峰,东蟠作幽谷。

中有十余家,芦藩映茆屋。

土肥桑柘茂,雨饱麻豆熟。

比邻通有无,井税先期足。

烟中语相答,月下歌相续。

儿童不识字,未必非汝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5:26

原文展示

予读元次山与瀼溪邻里诗意甚爱之取其间四句
北起成孤峰,东蟠作幽谷。
中有十余家,芦藩映茆屋。
土肥桑柘茂,雨饱麻豆熟。
比邻通有无,井税先期足。
烟中语相答,月下歌相续。
儿童不识字,未必非汝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北边是一座孤峰,东边是一条幽深的谷。谷中有十几户人家,芦苇丛中映衬着茅草屋。土地肥沃,桑树和柘树茂密,雨水充足,豆角成熟。邻里之间互相往来,井水和税收都很充足。烟雾中有人在对话,月下有人在唱歌。虽然孩子们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

注释

  • 孤峰:独立的山峰,象征着孤独和高远。
  • 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 芦藩:指芦苇丛,常用来形容自然生态的茂盛。
  • 茆屋:用茅草盖的房屋,显示出乡村的朴素。
  • 井税:井水的使用和相关的税费,反映了生活的富足。
  • 烟中语相答:指邻里之间的问候和交流,渗透着浓厚的人情味。
  • 儿童不识字,未必非汝福:尽管孩子们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历经沧桑,常常回忆起青年时代的乡村生活。诗中描绘的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北起成孤峰,东蟠作幽谷”描绘了自然地理的特征,展现出一种高远和幽静的意境。接下来的两句“中有十余家,芦藩映茆屋”则将视线转向人居环境,表现出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土肥桑柘茂,雨饱麻豆熟”描绘了肥沃的土地和丰收的农作物,体现了自然的富饶与人们的勤劳。后面的句子“比邻通有无,井税先期足”则反映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与生活的富足,展现了一幅安宁和谐的乡村画面。

最后两句“烟中语相答,月下歌相续”通过烟雾中的对话和月光下的歌声,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和人际关系的亲密感。最后一句“儿童不识字,未必非汝福”则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简单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知识的反思和对纯真童年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起成孤峰:北边矗立着一座孤立的山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2. 东蟠作幽谷:东边蜿蜒着一条幽静的山谷,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3. 中有十余家:山谷中有十几户人家,显示出人烟稀少而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4. 芦藩映茆屋:芦苇丛映衬着茅草屋,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完美融合。
  5. 土肥桑柘茂:土地肥沃,桑树与柘树茂盛,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6. 雨饱麻豆熟:雨水滋润,豆角成熟,表现出农田的富饶与生机。
  7. 比邻通有无:邻里间的来往频繁,有所交流,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亲密。
  8. 井税先期足:井水和税收都足够,反映了生活的富足。
  9. 烟中语相答:烟雾中传来的问候,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
  10. 月下歌相续:月光下人们的歌声不断,展现了夜晚的和谐美好。
  11. 儿童不识字:孩子们不识字,表面上看似缺少知识。
  12. 未必非汝福: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可能是他们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孤峰”和“幽谷”比喻人们追求的理想和内心的宁静。
  • 拟人:烟中对话和月下歌声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幸福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的和谐与富足,正是陆游心中理想生活的缩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峰:象征着孤独、坚韧和理想的追求。
  • 幽谷:象征着安宁、宁静的生活环境。
  • 芦藩和茆屋:代表着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居的和谐。
  • 土肥桑柘:象征着丰收和富饶的土地。
  • 儿童:代表着纯真与无忧的幸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北边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 A) 高耸入云的山脉
    • B) 孤立的山峰
    • C) 繁华的城市
    • D) 浪荡的海洋
  2. 诗中提到的“月下歌相续”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夜晚的宁静
    • B) 人们的歌声不断
    • C) 乡村的孤独
    • D) 自然的神秘
  3. “儿童不识字,未必非汝福”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A) 儿童不需要知识
    • B) 知识与幸福无关
    • C) 教育是最重要的
    • D) 幸福不在于认字

答案

  1. B) 孤立的山峰
  2. B) 人们的歌声不断
  3. B) 知识与幸福无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哲学。
  • 王维的《鹿柴》: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陆游更注重人情的温暖,而王维则更显孤独与静谧。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巴江 牡丹平 竹枝歌十首 戎州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长相思(越上寄雪江) 扬州 竹枝歌十首 荣州 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凭噫 入土为安 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飘籵坠溷 麥字旁的字 蓇蓉 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搦的词语有哪些 气高胆壮 单人旁的字 社稷为墟 月字旁的字 酌奠 麻字旁的字 包含遂的成语 以容取人 门字框的字 媵嬖 渣滓浊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