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严氏竹亭》

时间: 2025-04-26 04:21:16

诗句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16

原文展示: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白话文翻译:

在子陵隐居的地方,正是能系住那些野人心灵的地方。
溪水映照着山的影子,雾气缭绕在竹子的阴影下。
忘却世俗烦恼,静静地看着白天的阳光,留住客人,醉于瑶琴的美妙音律。
我喜爱这里的诗意,回家的时候步步吟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陵:指隐士,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隐居地,象征着归隐生活。
  • 栖遁:隐居、栖息的意思。
  • 堪系:可以联系、挂系。
  • 忘机:忘却世俗的计较与烦恼。
  • 瑶琴:一种美丽的琴,象征音乐之美。

典故解析:

  • 子陵: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理想的隐居生活。
  • 忘机:出自《庄子》,强调无欲无求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戎昱隐居生活中,表达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竹亭环境,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溪水、山影、岚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一句,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诗人与友人相聚,沉醉于音乐中,仿佛忘记了生活的纷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宁静。

结尾“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致,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感不断涌现,创作欲望强烈的状态。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图景,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描述隐士所栖息的地方,能够吸引那些渴望隐逸生活的人。

  2. 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通过自然描写,展现山水的和谐美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表达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情感,突出音乐的魅力。

  4.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诗人对这片天地的热爱,以及在此产生的创作欲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与山影的关系比作一种和谐的共生。
  • 拟人:把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加情感深度。
  • 对仗:如“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音乐与诗歌的美好,反映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亭: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溪水:代表自然流动的生命力和清澈的心灵。
  • 瑶琴:象征着音乐的优雅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陵栖遁处”中的“子陵”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隐士生活的地方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着:
    A. 战争
    B. 音乐与和谐
    C. 自然灾害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与失落
    B. 追求隐逸与宁静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戎昱的《题严氏竹亭》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孤寂与内心的宁静,而戎昱则更多展现与友人共享音乐的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陶渊明集》

相关查询

句 其一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驾幸太学倡和 送程给事知越州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 艺圃 虞山秋夜 东皋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太府 征地 公生明,偏生暗 惟恍惟惚 隶字旁的字 白内障 尣字旁的字 开疆展土 尢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奁赠 当务始终 几字旁的字 妆局 国人皆曰可杀 包含吭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