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7:58
赠岑郎中
戎昱 〔唐代〕
童年未解读书时,
诵得郎中数首诗。
四海烟尘犹隔阔,
十年魂梦每相随。
虽披云雾逢迎疾,
已恨趋风拜德迟。
天下无人鉴诗句,
不寻诗伯重寻谁。
在我童年尚未懂得读书的时候,
便曾吟诵过郎中几首诗。
四海的烟尘依然隔在眼前,
十年的梦魂却常常陪伴我。
虽然披着云雾快速迎接您,
但我早已恨怨追风拜德太迟。
天下无人能够鉴赏我的诗句,
我又该去哪里寻找那位诗伯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郎中”一词可以反映古代文人对医者及其文化地位的认同与尊重。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擅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戎昱的青年时期,表达了他对过去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鉴赏者的渴求。
《赠岑郎中》通过回首童年与诗歌的缘分,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句“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显示出诗人自小便受到诗歌的熏陶,尽管那时尚未理解其中的深意,却已经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这种对诗歌的早期接触,为其后来的文学追求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四海烟尘犹隔阔,十年魂梦每相随”,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隔阂,以及在漫长岁月中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诗人在追求中感受到的艰辛和无奈,特别是“虽披云雾逢迎疾,已恨趋风拜德迟”,显示出他对名士的敬仰和渴望,但又因自身的局限而感到自责与懊悔。
最后两句“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更是点出诗人对文学评价者的渴望,既有对当下缺乏理解的失落,也凸显出他对诗歌价值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更反映了一个时代文人对诗歌与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与对理想的追求,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解与评价的渴望,反映了唐代文人对文学的重视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童年未解读书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天下无人鉴诗句”中,诗人感到怎样的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材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