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8:09
上湖南崔中丞
戎昱 〔唐代〕
山上青松陌上尘,
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
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
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
寸心还是报恩人。
在山上青松的映衬下,路边满是尘土,
云彩与泥土的差距怎么可能相交?
世人都嫌弃瘦弱的良马,
唯有你不嫌弃我这个卧龙(比喻有才之人)的贫穷。
千金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一诺千金常常可以让人愿意以身相许。
不要说书生没有感恩之心,
我心中依然铭记着恩人的恩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及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戎昱与崔中丞之间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名利与道德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青松与尘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开头两句以青松和尘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高洁与世俗的冲突。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对友人崔中丞的感激,尤其是对方不因自己贫穷而远离的情谊,突显了真挚友谊的珍贵。诗中提到的“千金未必能移性”,进一步强调了人性中诚信与忠诚的重要性。最后两句道出了书生的感激之情,表明了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铭记恩情,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德与情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戎昱对友谊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强调了人性中诚信、忠诚的价值,传播了对恩情的感激与回报的美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项最佳描述了诗中的青松与尘土的对比?
A. 理想与现实
B. 财富与贫穷
C. 知识与无知
“千金未必能移性”的意思是?
A. 财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B. 财富无法改变人的本性
C. 财富是最重要的
诗中提到的“卧龙”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诸葛亮
C. 苏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