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57:09
桂州腊夜
戎昱 〔唐代〕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在夜深三更的时候坐着,归家的路却遥远无比。
雪声在竹林旁边轻轻响起,寒冷的梦境依然萦绕在心头。
黎明的角声伴着残余的漏水,孤独的灯光映照着碎落的花瓣。
两年跟随骠骑,辛苦跋涉在天涯路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思乡情怀,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腊月之夜,正值寒冬,诗人可能身处异地,思念故乡和亲人,表现出对战争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桂州腊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而著称,诗中通过对夜晚、雪声、灯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坐到三更尽”直接引入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三更之时,正是人们最容易思念故乡的时刻。接着“归仍万里赊”,则进一步强调了归家的遥远与艰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家的渴望。
“雪声偏傍竹”一句,描绘了冬夜雪中竹林的情景,雪的声音在竹林中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孤独的心境。随后“寒梦不离家”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尽管身处异地,心中始终萦绕着对家乡的梦境。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在清晨的角声和孤灯的映照下,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明显,仿佛在叹息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常。
最后一句“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诗人经过两年的征战,经历了辛苦的生活,归家的希望似乎变得更加渺茫,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和孤独的主题展开,表现了战士在外征战时的内心挣扎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渗透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坐到三更尽”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骠骑”指的是?
诗人思念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