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07
江干入夜杵声秋,
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夜幕降临,江边传来秋天的杵声,
高高的稀疏梧桐树上挂着斗牛星。
我独自凝视明月,心中感到苦涩,
人们的愁苦并非月光带来的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夜晚,作者在江边独处,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思乡情绪有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受。
《秋月》通过简短的几句,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刻的情感氛围。诗的开头,作者以“江干入夜杵声秋”引入,声音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沉寂,伴随着杵声,仿佛唤起了对往昔的追忆。接着“百尺疏桐挂斗牛”,高大的梧桐树和星辰的描绘,既是自然景物的写照,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通过“思苦自看明月苦”,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与苦涩,明月成为了情感寄托的对象。然而“人愁不是月华愁”则揭示了人们的愁苦并非来自月光,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心挣扎。这个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复杂,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特色,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与秋夜的宁静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与人心的愁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及人间愁苦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杵声”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秋天的声音
B. 春天的声音
C. 夏天的声音
D. 冬天的声音
“百尺疏桐”中的“疏”字表示什么?
A. 枝叶繁茂
B. 树木稀疏
C. 花开盛放
D. 叶落满地
诗中提到的“斗牛”代表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天上的星宿
C. 一种工具
D.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