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

时间: 2025-05-17 17:53:18

诗句

仍可万里来,可非衒其才。

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53:18

原文展示:

仍可万里来,可非衒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白话文翻译:

即使你能从万里之外而来,也不必炫耀你的才华。希望你的学习能够帮助你增加智慧,然而当地人如同孩子般稀少。

注释:

  • 仍可:依然能够。
  •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远,通常指长途跋涉。
  • :炫耀、夸耀的意思。
  • :才华、才能。
  • 增学:增加学识。
  • 助元机:帮助提升智慧、能力。
  • 土人:当地人。
  • 如子稀:像孩子一样稀少,形容当地人不多,或许指的是对外来文化或学问的接纳程度。

典故解析:

“空海”是日本著名的僧侣和书法家,因其对佛教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而闻名。马总在这首诗中可能是以空海为对象,表达对他非凡才能的欣赏及对文化交流的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总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马总与日本僧侣空海的交流中写成的,反映了唐代对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对外来文化人士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开头“仍可万里来”表达了对空海远道而来的敬意,显示出他追求学问的决心和勇气。接着“可非衒其才”则透出一种谦虚的态度,强调真正的才华并不需要炫耀,这种内敛的品质更显得珍贵。诗中提到“增学助元机”,表达了对学习和智慧的渴望,暗示文化的交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在智慧的互相滋养。最后一句“土人如子稀”则带有一种感慨,反映出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当地人似乎对新知识的接受并不多,隐含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是对空海的赞美,也是对文化交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仍可万里来”:表达了对空海远道而来的赞赏。
    2. “可非衒其才”:强调真正的才华并不需要张扬。
    3. “增学助元机”:希望学习能够促进智慧的提升。
    4. “土人如子稀”:感慨当地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不高。
  • 修辞手法

    1.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2. 象征:万里象征着追求与学习的艰辛,土人与孩子的对比则隐喻文化的稀少与珍贵。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外来文化使者的才华,同时反思文化交流中可能存在的隔阂。

意象分析:

  • 万里:象征远道而来的求知之路,代表着对知识的渴望。
  • :象征智慧与才能,强调内在的价值。
  • 土人:象征当地文化对外来知识的接受程度,反映文化交流的现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仍可万里来”这句中的“万里”指的是什么?

    • A. 具体的距离
    • B. 追求学问的艰辛
    • C. 一种情感
  2. 诗中“土人如子稀”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当地人很多
    • B. 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低
    • C. 孩子们在学习
  3. “可非衒其才”传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骄傲
    • B. 谦逊
    • C. 否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探讨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绘友谊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马总的《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与李白的《庐山谣》都体现了对文化的崇尚,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学习与交流的赞美,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化与对外交流研究》

相关查询

嘲聂崇义 象山古刹 【南吕】一枝花_为玉叶儿作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禅师塔 辰龙关 婆留井 沂州客店遇同乡友人 金陵杂感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衣字旁的字 接三连四 羊质虎皮 倒八字的字 包含輟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鬯字旁的字 烈烧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伐冰之家 破釜焚舟 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直而不挺 鼻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止知其一,未知其二 该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