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5:18
沂州客店遇同乡友人
作者:黄与坚 〔清代〕
江郭萧条尚苦兵,
讶君北走得班荆。
地悬淮海艰消息,
人历冰霜倍老成。
同话寂寥皆逆旅,
两经离乱即馀生。
故园风物那堪问,
但说梅花已系情。
全诗翻译:
江边的城市虽然萧条,却仍忍受着战争的苦难,
惊讶你竟然北上,携带着班荆的行李。
大地悬空,淮海之间艰难地传递消息,
人经历了冰霜,愈发显得苍老成熟。
我们在这寂寥的旅途中同样感到孤独,
两次经历离乱,才算是余生。
对于故乡的风物,我又怎么能再去问候呢,
只愿说说梅花,它已承载了我所有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班荆”来源于古代文人出游时的典故,班荆结友是指在旅途中结交朋友,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珍贵情感。“梅花”常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依然绽放,寓意着希望与坚韧。
作者介绍:
黄与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他的诗风常透着忧国忧民之情,作品多描绘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与同乡朋友的重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抒发了对离乱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风物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抒情的手法,描绘了诗人与同乡友人在客店相遇时的感受。开篇用“江郭萧条尚苦兵”引入,直接展示出战争带来的困苦与萧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讶君北走得班荆”展现出对友人北上的惊讶,暗含着对离别和迁徙的感慨。
在“地悬淮海艰消息”中,诗人用地理上的阻隔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闭塞,突显出时代的无情与人情的淡漠。此后,“人历冰霜倍老成”则将个人经历与历史的变迁相结合,强调了岁月带来的沧桑感。
整首诗在最后两句中达到高潮,回归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感叹“故园风物那堪问”,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奈与失落,而“梅花已系情”则将情感寄托于梅花之上,既是对故乡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大量使用了对仗、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如“江郭萧条”和“尚苦兵”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梅花”作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深情。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班荆”代表什么?
A. 朋友间的友情
B. 军队的标志
C. 旅行的工具
诗中的“冰霜”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天气寒冷
B. 人的经历和成熟
C. 景物的美丽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表现?
A. 忘记故乡
B. 深切怀念
C. 轻描淡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与坚的《沂州客店遇同乡友人》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显直白与清新,而黄与坚的诗则透出更多的沉重与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情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