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2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24:57
高高突起如苍玉,万古名高更幽独。
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
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
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如玉的古刹,历经万古仍然显得幽静而独特。它不需要金门和华丽的车驾,而是像青山一样安卧在乡村的曲折之中。曾经谈论的“不二法门”在这里仿佛也经历了时间的变迁,似乎鳌鱼与毗耶的空灵都有了新的理解。有人问禅僧要去何处,禅僧的回答如同秋风卷起长鲸在波浪中翻腾。
这首诗以高耸的山岳为起点,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作者通过对古刹的描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诗中"高高突起如苍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巍峨的气势,似乎时间在这里凝固,万古流转而不变。接下来的"不向金门驾玉舆",则表明了一个人对物质的淡泊,强调了精神的追求。
在"昔谈不二法门中"的句子中,作者引入了佛教的哲理,使整首诗充满了哲学的深度。诗人借用“鳌”的意象,揭示了生命中的困境与挑战,而“毗耶空”则引导读者思考生与死、实与虚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借问禅僧何处去”,更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禅宗的探索与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哲理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思维与情感,值得深思与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心灵的探索,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理解与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