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5-07 16:20:25

诗句

西风自古不禁愁。

奈穷秋。

思悠悠。

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

霁景萧疏催晚色,新月影,挂帘钩。

芙蓉寂寞水痕收。

淡烟浮。

冷芳洲。

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

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0:25

原文展示

江城子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西风自古不禁愁。奈穷秋。思悠悠。
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
霁景萧疏催晚色,新月影,挂帘钩。
芙蓉寂寞水痕收。淡烟浮。
冷芳洲。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
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

白话文翻译

西风自古以来就让人感到愁苦,尤其在这穷秋时节,思绪绵延不绝。
与其说这情绪像长江水一样,滚滚向东流去,
不如说晴霁后的景色萧条,催促着晚色的降临,
新月的影子挂在帘钩上,映出一片寂寞。
芙蓉花在水面上显得孤单,淡淡的烟雾在水面上漂浮,
冷冷的芳洲上,断断续续的云彩,依旧倚靠在高楼上。
即使有茱萸可以插在鬓角,却已不是年轻的模样了。

注释

  • 禁愁:这里的“禁”意为“阻挡”,即西风自古以来无法阻挡人的愁苦。
  • 穷秋:指深秋。
  • 滚滚只东流:长江水奔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
  • 霁景:雨后晴朗的景色。
  • 挂帘钩:指新月的影子挂在窗帘上。
  •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用来佩戴以驱邪避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感受。他的诗风以细腻、婉约著称,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创作于沈宜修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寄托显得尤为重要。诗中流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江城子》以悲凉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西风自古不禁愁”便引领了整首诗的情绪基调,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也意味着人生的无常。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人感受到愁苦愈发加重,思绪如长江水般绵延不绝,无处释放。

诗中描绘的“霁景萧疏催晚色”,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清冷的秋意。新月的影子映照在窗帘上,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单与对过去的怀念。后半部分提到的“纵有茱萸堪插鬓”,则是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茱萸虽可佩戴,却已不是年轻的象征,更加深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带有忧伤的生命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自古不禁愁:表达了西风带来的忧愁是传统的,永恒的。
  2. 奈穷秋:感叹深秋的凄凉,进一步加深了愁苦的情感。
  3. 思悠悠:思绪漫长,仿佛无止境。
  4. 何似长江,滚滚只东流:将思绪与长江水的流动相比较,生动形象。
  5. 霁景萧疏催晚色:晴朗的景色带来冷清的晚色,象征孤独。
  6. 新月影,挂帘钩:新月的影子映照出孤寂的美感。
  7. 芙蓉寂寞水痕收:芙蓉花的孤独,水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8. 淡烟浮:烟雾般的轻盈,营造出淡淡的忧伤。
  9. 冷芳洲:芳洲的冷清,进一步渲染了孤独。
  10. 断霭残云,犹自倚重楼:断裂的云彩和重楼的意象,给人以压抑感。
  11. 纵有茱萸堪插鬓:茱萸虽可佩戴,却已无青春气息。
  12. 须不是,少年头:强调时间无情,青春不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长江水,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显得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愁苦。
  • 长江: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无尽流逝。
  • 新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芙蓉:象征美丽与孤寂。
  • 茱萸:象征青春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风自古不禁愁”中的“禁”是什么意思?

    • A) 阻挡
    • B) 释放
    • C) 批评
    • D) 赞美
  2. 诗中提到的“新月影,挂帘钩”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忧愁
    • D) 愤怒
  3. “纵有茱萸堪插鬓,须不是,少年头”中的“须不是”意为?

    • A) 绝对是
    • B) 不是
    • C) 可能是
    • D) 应该是

答案

  1. A) 阻挡
  2. B) 孤独
  3. B) 不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江城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沈宜修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偏向于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宜修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祝寿) 童丱须知 衾褥八篇 其八 朝中措(雪) 宣州李漕园亭三首 其三 守道堂 童丱须知 其四 童丱须知 朋友篇 明月逐人来·莫嫌春浅 青玉案·涌金斜转青云路 塞上四首 其四 塞上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并的词语有哪些 唐装 铁面无私 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难割难分 败露 喣喣呕呕 彐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包含逗的词语有哪些 一呼即集 片刻 排除万难 自字旁的字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粮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