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49
江城子·溪边
作者: 曾廉 〔清代〕
画堂掩映小溪边。缚秋千。绮檐前。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欲向乱山丛柳处,过溪去,只无船。年年洲上草如毡。尽流连。且閒眠。烟外一梢,早已噪新蝉。不道斜阳山倒影,游鱼戏,翠崖巅。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溪边画堂,秋千被系在屋檐前,四周无数青山环绕,杨柳的绿色如烟雾般飘渺。想要渡过那杂乱的山丛和柳树,只是没有船。年年在这草丛中,草长得像毡一样,流连忘返,悠然自得地在这里小憩。烟雾之外,一只新的蝉已经开始鸣叫。不必说那斜阳映照下的山影,游鱼在水中嬉戏,翠绿的崖顶更是迷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夏天的蝉鸣和水边的游鱼常常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某个夏日,诗人游玩溪边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江城子·溪边》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恬静的自然场景,诗人似乎沉浸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心境中。开篇描绘的“画堂掩映小溪边”,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人通过“缚秋千”和“绮檐前”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场景,仿佛我们也能听到孩子们在秋千上嬉戏的声音。
“无数青山,杨柳绿如烟”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意象,青山和柳树的描绘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诗人想要“过溪去”,却因无船而止步,这一情节好似在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的“年年洲上草如毡”,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繁盛。诗人“尽流连,且閒眠”,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的沉醉和向往,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生活的烦恼都随之消散。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境和悠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草如毡”意指什么?
诗中没有提到哪个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