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逢英公有感》

时间: 2025-04-26 12:54:35

诗句

伊余行止住飘蓬,与切乘违不可容。

青眼交知长忆念,白云踪迹又相逢。

风骚共会名何盛,篆隸同勤法转功。

□□羡题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5

原文展示:

再逢英公有感
——郭忠恕 〔宋代〕

伊余行止住飘蓬,
与切乘违不可容。
青眼交知长忆念,
白云踪迹又相逢。
风骚共会名何盛,
篆隸同勤法转功。
羡题超彼岸,
琉璃钵里看降龙。

白话文翻译:

我飘荡如蓬草,不知何处是归宿,
与你的相逢如同违背了命运,难以容忍。
青眼相知,长久以来心中怀念,
白云的踪迹又一次让我们重聚。
风骚雅致的聚会声名显赫,
篆书和隶书同样勤奋,法则得以流传。
我羡慕那跨越彼岸的题目,
在琉璃的钵中观看降龙的景象。

注释:

  • 伊余:指我,表达一种自我感受。
  • 飘蓬:形容漂泊不定的状态,像蓬草一样随风而动。
  • 青眼:指青色的眼睛,形容对彼此的理解与深切的情感。
  • 白云踪迹:形容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如白云般飘渺。
  • 风骚:指风雅与骚动,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的高雅与热烈。
  • 篆隸:指汉字的两种书写方式,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琉璃钵:象征美好而高贵的事物,可能指禅宗中的意象。
  • 降龙:引申自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佛教相关的意象,象征力量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忠恕,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重逢时,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融入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与热爱。

诗歌鉴赏:

《再逢英公有感》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怀念的诗作,通篇流露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思索与对现实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以飘蓬比喻自己漂泊的生活,勾勒出一种无根的漂浮感,随即引出与友人相聚的主题,成为情感的转折。

“青眼交知长忆念”一句,展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此处的“青眼”意指彼此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汇。而“白云踪迹又相逢”则将时间的流逝与重聚的快乐结合在一起,仿佛一幅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文化和艺术的赞美,强调风骚的盛名与书法的技艺。诗人不仅是在描绘友谊,更是在赞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诗人以“羡题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结束,意象丰富,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超然。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伊余行止住飘蓬”:以飘蓬象征自己无根的漂泊状态,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
  2. “与切乘违不可容”:与命运的相违,使得重聚似乎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
  3. “青眼交知长忆念”:深厚的友谊使得彼此常常思念,心灵相通。
  4. “白云踪迹又相逢”:时光如白云流逝,重聚的喜悦如同白云再现。
  5. “风骚共会名何盛”:聚会的风雅气氛让人感叹,友人的成就与声名。
  6. “篆隸同勤法转功”:书法技艺的精进与文化的传承。
  7. “羡题超彼岸”:羡慕那些达到理想境界的人,向往更高的目标。
  8. “琉璃钵里看降龙”:象征着理想与智慧的观照,带有禅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飘蓬,形象地展现漂泊的状态。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琉璃钵”和“降龙”,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理想与智慧。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集中在友情的珍贵、时光的流逝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飘蓬:象征漂泊与无根。
  • 青眼:象征深厚的友谊与理解。
  • 白云:象征时光的流逝与重聚的美好。
  • 琉璃钵:象征超然的境界与智慧。
  • 降龙:象征力量的具现与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再逢英公有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郭忠恕
    D. 陆游

  2. 诗中“青眼交知”指的是什么? A. 目光清澈
    B. 深厚的友谊
    C. 眼睛的颜色
    D. 诗人的期望

  3. “羡题超彼岸”中的“超彼岸”可以理解为? A. 物质世界
    B. 理想境界
    C. 友谊的尽头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赠友人》——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对,郭忠恕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情感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李白则展现了更为豪放的个性与对历史的感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均体现了对友谊与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隰桑 小雅·黍苗 采绿 都人士 菀柳 角弓 采菽 鱼藻 宾之初筵 青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禄结尾的成语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汗碱 滕缄扃鐍 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白水盟心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日异月殊 小本经纪 氏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讹人 厂字头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笔墨之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