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5
再逢英公有感
——郭忠恕 〔宋代〕
伊余行止住飘蓬,
与切乘违不可容。
青眼交知长忆念,
白云踪迹又相逢。
风骚共会名何盛,
篆隸同勤法转功。
羡题超彼岸,
琉璃钵里看降龙。
我飘荡如蓬草,不知何处是归宿,
与你的相逢如同违背了命运,难以容忍。
青眼相知,长久以来心中怀念,
白云的踪迹又一次让我们重聚。
风骚雅致的聚会声名显赫,
篆书和隶书同样勤奋,法则得以流传。
我羡慕那跨越彼岸的题目,
在琉璃的钵中观看降龙的景象。
郭忠恕,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细腻观察。
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重逢时,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融入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与热爱。
《再逢英公有感》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怀念的诗作,通篇流露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思索与对现实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以飘蓬比喻自己漂泊的生活,勾勒出一种无根的漂浮感,随即引出与友人相聚的主题,成为情感的转折。
“青眼交知长忆念”一句,展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此处的“青眼”意指彼此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汇。而“白云踪迹又相逢”则将时间的流逝与重聚的快乐结合在一起,仿佛一幅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文化和艺术的赞美,强调风骚的盛名与书法的技艺。诗人不仅是在描绘友谊,更是在赞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诗人以“羡题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结束,意象丰富,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超然。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情怀。
本诗的主题集中在友情的珍贵、时光的流逝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再逢英公有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郭忠恕
D. 陆游
诗中“青眼交知”指的是什么?
A. 目光清澈
B. 深厚的友谊
C. 眼睛的颜色
D. 诗人的期望
“羡题超彼岸”中的“超彼岸”可以理解为?
A. 物质世界
B. 理想境界
C. 友谊的尽头
D. 文化的传承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对,郭忠恕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情感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李白则展现了更为豪放的个性与对历史的感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均体现了对友谊与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