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0
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
彩篙刺水停飞鷁,华表侵云截卧虹。
杖屦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
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合同。
晚风吹拂,绣花的车辕与青色的骏马在飞驰,柳丝轻柔地垂下,映衬着红色的石栏。
彩色的篙杆划破水面,停住了飞翔的水鸟,华表高耸入云,横截着卧着的彩虹。
谁携着拐杖和鞋子归往瀛洲呢?笙歌声中,玉壶已经空了。
我重提张祜的诗歌,吟咏新作,却不与当时的藓草同类。
董嗣杲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断桥》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可能在某次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抒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断桥》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晚秋景象,绣毂青骢与柳丝相映成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用“彩篙刺水停飞鷁”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华表与卧虹的结合,既有现实的描绘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诗人转而提到“杖屦谁归瀛屿去”,以此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令人思考人生的归宿与追求。
最后,诗人重提张祜的诗歌,意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随,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诗坛的思考与批判。这一层次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篇哲理散文,给人以深思与回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诗中“绣毂青骢”指的是什么?
“杖屦”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重提张祜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