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0: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0:23:14
蜀江有吊
作者: 郑谷 〔唐代〕
孟子有良策,惜哉今已而。
徒将心体国,不识道消时。
折槛未为切,沈湘何足悲。
苍苍无问处,烟雨遍江蓠。
孟子的良策真是不错,遗憾的是如今已经不再被重视。
白白地将心思放在治理国家,却不明白时代的变化。
折断门槛并没有什么意义,沈湘的悲伤又算得了什么。
在苍苍的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烟雨笼罩着江边的蓠草。
作者介绍:郑谷,字隐之,号稼轩,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郑谷在政治上感受到失望,借古人之言表达对国家的无奈与忧虑。
《蜀江有吊》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中提到“孟子有良策”,由此引出对当今政治的思考,表达了对贤良之策被忽视的惋惜。这里不仅是对古人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徒将心体国”,则描绘了一种空耗的状态,虽有心于国,却无能为力,反映出一种对政治无能的深切反思。
“折槛未为切,沈湘何足悲”,这两句通过对比折断门槛与沈湘的悲伤,隐喻了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折断门槛象征着一种无意义的举动,沈湘的悲伤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二者相映成趣,揭示出现实的苍凉与个人的无奈。
最后两句“苍苍无问处,烟雨遍江蓠”则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处处都是烟雨,象征着无尽的忧愁与孤独。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引述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良策”是谁的?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江边草叫做 ___。
判断题:诗人对现实政治持积极态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