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时间: 2025-07-27 08:20:31

诗句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0:31

原文展示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
作者:郑谷 〔唐代〕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曲江池春水上涨的美丽景象。诗人提到,水波荡漾,仿佛今天的恩泽更新了。水面上似乎有一夜的雨,像是五湖的春天。白鹭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清澈的水中跃动着紫色的鱼鳞。翠绿的柳树低垂在孤零的岛屿上,芳香的水草在水中消失了一半。皇帝的车队在寻求美景,龙舟则是命令近臣随行。桂花好像就在手边,希望能成为跟随游玩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泽:指水域,王泽尚通津,意为水流畅通。
  • 恩波:恩泽的波浪,此日的新水。
  • 深疑:深深地怀疑,表示对水涨的惊讶。
  • 翘振鹭:白鹭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 澄清:清澈的,指水的透明。
  • 紫鳞:指鱼鳞,紫色的鱼。
  • 翠低:翠绿的柳枝低垂。
  • 香失:芳香的水草消失了一半。

典故解析

  • 五湖春:指春天的湖泊,象征着生机盎然。
  • 凤辇:皇帝的车,象征权力和尊贵。
  • 龙舟:古代水上交通工具,此处代表皇帝的随行人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公元约843年-910年),字子真,号岘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恰逢春天,诗人因应试而游览曲江池,感受到春水涨满的景象,心生感慨,便写下此诗以表心迹。

诗歌鉴赏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是郑谷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佳作。从全诗来看,诗人以曲江池为背景,展现了春水上涨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以宽广的水域和新的水波为引子,给人一种清新和舒畅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描绘了水涨的原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下雨后的美丽景象。

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景色的向往。特别是最后两句“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与欢乐的心态。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使人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更能引发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泽尚通津:水流畅通,展现春水的生机。
  • 恩波此日新:今天的水波如恩泽般更新,象征春天的到来。
  • 深疑一夜雨:怀疑昨夜下了雨,表现了水上涨的突然。
  • 宛似五湖春:和五湖的春天一样,极具生机。
  • 泛滟翘振鹭:白鹭在水面飞舞,生动描绘了春的活力。
  • 澄清跃紫鳞:水清澈,鱼跃动,渲染了水的清澈与活泼。
  • 翠低孤屿柳:柳树低垂,孤岛的意境,含有孤独之感。
  • 香失半汀蘋:芳香的水草消失一半,蕴含了春天的变幻。
  • 凤辇寻佳境:皇帝的车队寻求美好的景色。
  • 龙舟命近臣:龙舟承载着近臣,体现了权力的象征。
  • 桂花如入手:桂花仿佛触手可及,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愿作从游人:希望成为随游的游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比作恩泽,形象生动。
  • 拟人:水面上的白鹭与跃动的鱼,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水上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无论是对春天的赞美,还是对自由的向往,都使这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江池:象征自然美。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 白鹭、紫鳞:代表生命的活力。
  • 桂花:象征美好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泽”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
    • B. 水域
    • C. 山脉
  2. 诗人在最后希望成为什么?

    • A. 皇帝
    • B. 游人
    • C. 鱼
  3. 诗中提到的“紫鳞”指的是什么?

    • A. 白鹭
    • B. 鱼
    • C. 柳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郑谷 vs 王维:郑谷的《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郑谷更多表现春天的生机,王维则渗透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郑谷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呈赵蕲州善扛 与契兄 雨过知津酒正潘元寿皆留饮漫兴绝句 赠别周文显三首 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 留别周愚卿兄弟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其一 论诗寄硕父五首 其三 得周畏知书病久不报以诗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豆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膏梁之性 见仁见智 双开头的成语 仗义 谦恭虚己 藏掖 齊字旁的字 斧凿痕 寤寐不宁 单人旁的字 意往神驰 赤字旁的字 田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