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4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42:46
原文展示:
留别周愚卿兄弟 赵蕃 〔宋代〕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白话文翻译:
四海之内虽然都称兄道弟,但面对这浅薄的世风,我又能与谁讨论呢? 我一生广泛地爱着许多人,但随着年岁增长,这种爱也变得厌倦了,唯独觉得你们家的人情味越来越浓厚。 百里之外的山峦蜿蜒,几户人家散落在竹林环绕的村落中。 将来我们相互思念时,就如同在这明月清风下共饮美酒一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赵蕃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周愚卿兄弟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周家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周家深厚情谊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淳朴人情的向往。首联直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而颔联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周家的与众不同。颈联以景写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语言含蓄而富有诗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淳朴人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诗人通过对周家深厚情谊的赞美,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真正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怅兹薄俗与谁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B. 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C. 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D. 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独觉君家久更敦”中的“敦”是什么意思? A. 厚道 B. 浅薄 C. 广泛 D. 厌倦
诗中“明月清风同酒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