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11
春云春水两溶溶,
倚郭楼台晚翠浓。
山好只因人化石,
地灵曾有剑为龙。
官辞凤阙频经岁,
家住峨嵋第几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
夕阳吟断一声钟。
春日的云和水互相融洽,
倚靠着城郭的楼台,在晚霞中显得翠色浓郁。
山的美好只是因为人们的雕刻,
而这片土地灵气曾经有剑化作龙。
离开了宫阙的官员,岁月如流,频频回首,
我家住在峨眉山上,不知有多少峰峦。
王粲心中有多少遗恨,
夕阳西下,钟声响起,似乎吟断了他的忧伤。
韦庄(837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以婉约细腻见长,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春云》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描绘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思索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云》以春天的云水为引子,描绘出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间浮华的反思。首联的“春云春水”描绘出春天的柔美,给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倚郭楼台”和“晚翠浓”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依山傍水的宁静氛围,仿佛可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中间的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山好只因人化石”暗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类的关系,暗藏着对人类影响自然的感慨。而“地灵曾有剑为龙”更是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传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后四句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繁华,感慨岁月的流逝。他在官场的辞职与对峨眉山的眷恋,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最后以“夕阳吟断一声钟”结尾,钟声如同人生的终结,给人以深沉的惆怅与思索。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韦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引发对人世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与细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凤阙”指的是哪个地方?
“夕阳吟断一声钟”中的“吟断”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韦庄的《春云》与杜甫的《春望》均通过自然描绘引发对人生的思索,但韦庄更加细腻、情感丰富,而杜甫则在历史的沉重感中透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