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3:28
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
作者: 姚合 〔唐代〕
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
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
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
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日聚会的场景:诗人和诗客们在崔少卿的宅邸中欢聚,池塘和阁楼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鸟儿在山中鸣叫,似乎在和人们交流,而琴声则在谱写着各种乐曲。大家在花前劝酒,互相题名留念。这样的悠闲场景在乡野中时常出现,然而谁又会相信城中人会享受到这样的闲适呢?
姚合,唐代诗人,字景和,生于公元大约768年,卒于835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和自然风光,作品多以闲适的生活为主题,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春日,诗人应邀前往崔少卿的宅邸,参加诗会。此时正值春暖花开,诗人通过描绘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是一首表现春日闲适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聚会场景。开头两句“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便营造出一种温暖明亮的氛围,诗人和友人们在这春日的清晨相聚,充满了诗意的生活情趣。接着“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描绘了自然与音乐的融合,鸟儿的吟唱与琴声的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后面的“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则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欢愉,饮酒作乐、互相题名,体现了人际之间的友好和温情。最后一句“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则带有一丝无奈与感慨,乡野间的闲适生活与城中忙碌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质疑。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这首诗通过春日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闲适生活的赞美,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聚会环境是什么?
A. 山中 B. 海边 C. 池阁
诗中的“映花”指的是什么?
A. 花前饮酒 B. 花开富贵 C. 花的颜色
“谁人信在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C. 对诗歌创作的迷茫
答案:1.C 2.A 3.B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友谊,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自然的静谧。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