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时间: 2025-05-04 02:22:45

诗句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2:45

原文展示: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白话文翻译:

暴雨如疾雷般击打着房屋,河水也因大雨而翻涌,一阵清风吹过,才发现雨后空气并不显得特别清新。
这情景就像画师吴道子在高堂巨壁上描绘降魔的壮丽景象。

注释:

  • 疾雷:迅猛的雷声,形容雷电的猛烈。
  • 破屋:形容屋顶被雷击破,雨水倾泻而入。
  • 翻河:形容河水因暴雨而翻滚,波涛汹涌。
  • 一扫:指一阵清风吹来,将雨后湿闷的空气一扫而去。
  • 吴道子:唐代著名的画家,以画技高超著称,常被后人称道。
  • 高堂巨壁:形容宽广的室内墙壁,适合描绘大场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文风洒脱,情感真挚。苏轼一生经历多次政治波折,饱受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正值暴雨初晴,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暴雨与清风的对比,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暴雨与清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以及人内心的感受。开篇描绘暴雨的猛烈,"疾雷破屋雨翻河"一句,声音与视觉的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震撼。最后一句提到吴道子,意在将自然景象与艺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韵。吴道子在历史上以其巨作闻名,这里暗示着诗人希望能把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达到一种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大自然的狂暴,又有艺术的灵动,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苏轼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宁静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疾雷破屋雨翻河: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景象,雷声轰鸣,房屋受到冲击,河水翻滚,突显自然力量的巨大。
  2. 一扫清风未觉多:经过一场暴雨,清风徐来,让人感受到空气的清新,但又隐隐觉得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明显。
  3. 应似画师吴道子:通过吴道子的画作引出对景象的艺术化处理,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4. 高堂巨壁写降魔:描绘出吴道子在巨壁上创作的壮丽场面,象征着对抗自然的力量与艺术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比作艺术创作,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暴雨与清风的变化,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暴雨: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
  • 清风:象征着希望与宁静。
  • 吴道子:象征着艺术与人类智慧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疾雷破屋”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暴风雨的来临
    c) 温暖的阳光

  2. 吴道子的画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大自然的力量
    c) 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答案:

  1. b) 暴风雨的来临
  2. c) 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豪放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而苏轼则更多反映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查询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蓝宪所送牡丹道远失时颇多枯槁 紫薇花以六月至自溧阳在道已五十日今有花满树因示二弟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二 寿施徽州 其一 杂咏下 昆崙桃 石桥 杂咏下 猿 答裴弟 杂咏下 西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滋茂 纸上空言 人字头的字 平允 筝人 包含植的成语 恶不去善 皮字旁的字 包含袒的成语 大家闺秀 忿忿不平 包含抖的词语有哪些 避世离俗 鞠部 革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袭人故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