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石门涧》

时间: 2025-07-27 09:56:23

诗句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56:23

原文展示:

游石门涧
白居易 〔唐代〕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白话文翻译:

游览石门涧时,发现这里没有旧日的小径,披开荆棘寻找遗留下来的痕迹。正值秋季的山水间,清澈的月光如同往昔一样明亮。我常听说慧远等人曾在这岩壁上题诗。云雾笼罩着被莓苔覆盖的地方,苍凉的景象中无处寻觅昔日的踪迹。萧条的野生竹子和年久失修的石头相伴,东晋以来再无游人来此游历。独有秋涧的水声,潺潺流淌,伴随着清晨和黄昏的空灵。

注释:

  • 石门: 指石门涧,一个风景名胜。
  • 旧径: 旧日的小路,指往昔游人走过的路径。
  • : 指一种带刺的灌木,常生长在荒野。
  • 慧远: 东晋著名高僧,曾在此地隐居。
  • 云覆莓苔: 云雾笼罩着长满莓苔的地方,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苍凉。
  • 潺湲: 形容水流的声音,轻柔而有韵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早年以官宦身份仕途,后因其诗文广为流传而被誉为“诗王”。其诗风清新自然,关注民生,尤其以《琵琶行》、《长恨歌》最为人所熟知。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石门涧作为一处名胜,曾吸引过许多文人墨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游人渐少,留下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石门涧》描绘了一个古老幽静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石门涧的游览,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石门无旧径”便引入了一个时间的对比,昔日的热闹与今朝的冷清形成鲜明对照。随着“披榛访遗迹”的描写,诗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荒凉,荆棘丛生,仿佛时间将这一切都覆盖了。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一句,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清亮的月光,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人提到慧远等人的题诗,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文化气息,而如今却显得苍凉无比。最后几句通过“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自然水声融合,形成一种深邃的孤独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珍视,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门无旧径: 说明石门涧不再有昔日游人走过的小路,暗示着人迹罕至。
  2. 披榛访遗迹: 披开荆棘,寻找曾经的遗迹,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
  3. 时逢山水秋: 诗人正值秋季游览,山水相映,景色宜人。
  4. 清辉如古昔: 清澈的月光照耀,如同往昔一样明亮,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5. 常闻慧远辈: 提及东晋高僧慧远,暗示这里曾经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6. 云覆莓苔封: 云雾笼罩,莓苔覆盖,表现出自然的荒凉与神秘。
  7. 苍然无处觅: 苍凉的环境中,昔日的踪迹难以寻觅,令人感伤。
  8. 萧疏野生竹: 描绘野竹的萧条,反映出自然的冷清。
  9. 崩剥多年石: 年久失修的石头,表明时间的侵蚀。
  10. 自从东晋后: 指自东晋以来,游人渐少,历史的变迁。
  11. 无复人游历: 说明如今再无游人来此游历,表现孤独。
  12. 独有秋涧声: 唯有秋天涧水的声音,成为诗人唯一的陪伴。
  13. 潺湲空旦夕: 水声潺潺,清晨和黄昏都在耳边回响,增添了萧索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辉如古昔”用清辉比喻往昔的美好,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 拟人: “独有秋涧声”将水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其成为诗人的伴侣。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披榛访遗迹”与“常闻慧远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人事变迁的无奈和对孤独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门: 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 代表着成熟与萧索,隐含着时间的流逝。
  • 水声: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孤独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游石门涧》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爱情的思考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战争的反思

  2.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中“清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光辉
    B. 月光的照耀
    C. 星星的闪烁
    D. 河水的流动

  3. 诗中提到的“慧远”是什么身份?
    A. 文人
    B. 高僧
    C. 政客
    D. 农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 《夜泊牛津》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白居易的《游石门涧》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感慨,李白通过月光引发乡愁,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事的变迁。两首诗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吴子副知海斋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寄滕县李奉议 舟中二首 巨野二首 巨野二首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二 同道士钱泠然寻涧水源 绝句四首 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疲的词语有哪些 元亨利贞 三教一体 包含岳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以约驭博 眼开眉展 鸦臼 面授方略 宝盖头的字 铣树 包含萍的词语有哪些 谦谦下士 米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田畈 断章取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