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0:22
咏贫士 其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贫贱之人自古以来就有,比如黔娄。
我不追求高官厚禄,丰厚的馈赠我也不会回报。
一旦生命结束,即使身穿破旧衣服也无所谓。
难道不明白这一切的极限吗?因为我遵循道义所以没有忧虑。
自古以来,像我这样的人已经不再见到了。
早上与仁义相伴,晚上死去又有什么可求的呢?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田园诗。
创作背景: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经济萧条。他选择归隐山林,过着贫穷而充实的生活,反映了他对金钱权利的淡泊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陶渊明的《咏贫士 其四》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贫贱生活的自我肯定与对道德价值的坚持。诗的开头提到“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直接引出主题,表明贫贱并非羞耻,而是有历史传承的选择。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强调自己对权力和财富的漠视,显示出他内心的强大与自信。
在诗的后半部分,陶渊明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生命的看法。他认为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生命的终结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仁义的品德。诗人用“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真正的追求不是物质的富贵,而是内心的宁静与道德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贫贱生活的接受,更是对高尚灵魂的礼赞,展现了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理想的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展现了陶渊明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对道德价值的重视,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黔娄”指的是:
A. 一名贵族
B. 一位隐士
C. 贫贱之士的代表
D. 一位诗人
诗人对财富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漠不关心
C. 感到羡慕
D. 追求名利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财富
B. 追求名声
C. 内心宁静与道德的追求
D. 享乐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