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8: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22:44
诗名: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玩的情景,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在船上逍遥,心中无忧无虑,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抬头仰望星空,感叹时间的飞逝。南窗外的植物稀少,北林中的树木却生机盎然,表现出生活的种种变化。诗人思考着人们的来去,认为一切都有尽头,面对人生的终结,心中并不感到悲伤。即使经历了迁徙或艰险,他依然保持内心的志向,追求理想。即使事情已经达到某种高度,何必去追逐更高的境界呢?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隐士。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闻名,被尊称为“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选择了隐逸,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陶渊明的《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诗人乘着小舟,随意地划动船桨,享受着大自然的自由与惬意,仿佛置身于无尽的宇宙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受到天体的变化,时间的流逝让他思索生命的无常。
南窗外的植物稀少而枯萎,与北林的丰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伏与变化。诗人在此提醒我们,生活中有得有失,重要的是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后半部分,诗人探讨了人之常情,认为人生终有尽头,面对这一现实,诗人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来对待,不为所动。即使经历了迁徙和艰险,他依然保持志向,追求内心的理想。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哲学的深思,展现了陶渊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态度。诗人以其淡泊明志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强调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透彻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中“虚舟”象征什么?
A. 真实的船
B. 自由与无拘束
C. 灾难
D. 战争
诗人如何看待人生的终结?
A. 感到悲伤
B. 认为是自然法则
C. 选择逃避
D. 不在乎
诗中的“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对比
B. 战争的影响
C. 自然的变化
D. 个人的选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