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8:43
原文展示: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今辰九月末,秋物能几许。 翩翩风中叶,卷卷自飞舞。 馀姿不复妍,日夜逐尘土。 寥寥空枝高,但有寒鸟聚。 天时不汝留,变化竟谁主。 今古无奈何,悲歌徒自苦。
白话文翻译:
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秋天的景象还能有多少呢? 风中的叶子轻盈地飘舞,卷曲着自由飞翔。 它们不再美丽,日夜追逐着尘土。 高高的树枝空荡荡的,只有寒冷的鸟儿聚集。 天时不再停留,变化究竟由谁主宰? 古今都无法奈何,悲歌只是自我折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创作于九月末,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末,正值秋天的尾声,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无奈。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无奈。诗中“翩翩风中叶,卷卷自飞舞”描绘了秋叶在风中轻盈飘舞的景象,而“馀姿不复妍,日夜逐尘土”则表达了叶子的美丽不再,逐渐消逝的哀愁。最后两句“天时不汝留,变化竟谁主。今古无奈何,悲歌徒自苦”则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无奈,以及对古今都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无奈。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古今都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翩翩风中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叶在风中轻盈飘舞 B. 春天的花朵盛开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馀姿不复妍”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叶子的美丽不再 B. 叶子的美丽更加 C. 叶子的美丽永恒 D. 叶子的美丽短暂
诗中“天时不汝留”表达了什么? A. 天时不再停留 B. 天时永远停留 C. 天时变化无常 D. 天时永恒不变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