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谯东魏武帝庙》

时间: 2025-07-12 14:19:34

诗句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19:34

原文展示:

题谯东魏武帝庙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白话文翻译:

在草创时期,群雄争斗,英雄们接连登上高位。 吴国卑微,青盖车伏地,蜀国简陋,葆车停留。 挟持汉室,统治诸夏,中原地区几乎全部掌握。 人们惊讶于吕布被缚,谁能相信本初的忧虑。 天意设下西南的界限,正值割据的秋天。 最终力量回到赤壁,功业止步于称霸诸侯。 历数归于禹,乾坤正造周。 完成商朝的夙愿,传子岂是人为的谋划。 铜雀台上的佳人怀恨,西陵的拱木秋意浓。 千年的故乡庙宇,歌舞献上牢羞。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昧:草创时期,指混乱的初期。
  • 群龙斗:比喻群雄争斗。
  • 上游:高位,指权力的高位。
  • 吴卑青盖伏:吴国卑微,青盖车伏地,形容吴国的衰落。
  • 蜀陋葆车留:蜀国简陋,葆车停留,形容蜀国的落后。
  • 挟汉临诸夏:挟持汉室,统治诸夏,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中原半九州:中原地区几乎全部掌握。
  • 吕布缚:指吕布被缚,比喻英雄末路。
  • 本初忧:指袁绍的忧虑,袁绍字本初。
  • 天作西南限:天意设下西南的界限,指地理限制。
  • 割据秋:正值割据的秋天,指战乱时期。
  • 力终回赤壁:最终力量回到赤壁,指赤壁之战。
  • 功止霸诸侯:功业止步于称霸诸侯。
  • 历数知归禹:历数归于禹,指天命归于禹。
  • 乾坤正造周:乾坤正造周,指天命正造周。
  • 事商完夙志:完成商朝的夙愿。
  • 传子岂人谋:传子岂是人为的谋划。
  • 铜雀佳人恨:铜雀台上的佳人怀恨。
  • 西陵拱木秋:西陵的拱木秋意浓。
  • 歌舞荐牢羞:歌舞献上牢羞。

典故解析:

  • 吕布缚:指吕布被曹操所缚,典故出自《三国志》。
  • 本初忧:指袁绍的忧虑,袁绍字本初,典故出自《三国志》。
  • 赤壁:指赤壁之战,典故出自《三国志》。
  • 铜雀台:曹操所建,典故出自《三国志》。
  • 西陵:曹操的陵墓,典故出自《三国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善于写景抒情,有《柯山集》传世。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游览魏武帝曹操的庙宇时所作,通过对曹操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生平的回顾,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吕布缚、赤壁之战、铜雀台等,通过对这些典故的描绘,加深了对曹操生平的理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曹操功业的赞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 草创时期,群雄争斗,英雄们接连登上高位。
  2.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 吴国卑微,青盖车伏地,蜀国简陋,葆车停留。
  3.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 挟持汉室,统治诸夏,中原地区几乎全部掌握。
  4.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 人们惊讶于吕布被缚,谁能相信本初的忧虑。
  5.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 天意设下西南的界限,正值割据的秋天。
  6.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 最终力量回到赤壁,功业止步于称霸诸侯。
  7.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 历数归于禹,乾坤正造周。
  8.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 完成商朝的夙愿,传子岂是人为的谋划。
  9.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 铜雀台上的佳人怀恨,西陵的拱木秋意浓。
  10.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 千年的故乡庙宇,歌舞献上牢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昧群龙斗”比喻群雄争斗。
  • 拟人:如“吴卑青盖伏”拟人化吴国的衰落。
  • 对仗:如“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生平的回顾,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曹操功业的赞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昧:草创时期,指混乱的初期。
  • 群龙斗:比喻群雄争斗。
  • 吴卑青盖伏:吴国卑微,青盖车伏地,形容吴国的衰落。
  • 蜀陋葆车留:蜀国简陋,葆车停留,形容蜀国的落后。
  • 挟汉临诸夏:挟持汉室,统治诸夏,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中原半九州:中原地区几乎全部掌握。
  • 吕布缚:指吕布被缚,比喻英雄末路。
  • 本初忧:指袁绍的忧虑,袁绍字本初。
  • 天作西南限:天意设下西南的界限,指地理限制。
  • 割据秋:正值割据的秋天,指战乱时期。
  • 力终回赤壁:最终力量回到赤壁,指赤壁之战。
  • 功止霸诸侯:功业止步于称霸诸侯。
  • 历数知归禹:历数归于禹,指天命归于禹。
  • 乾坤正造周:乾坤正造周,指天命正造周。
  • 事商完夙志:完成商朝的夙愿。
  • 传子岂人谋:传子岂是人为的谋划。
  • 铜雀佳人恨:铜雀台上的佳人怀恨。
  • 西陵拱木秋:西陵的拱木秋意浓。
  • 歌舞荐牢羞:歌舞献上牢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卑青盖伏”指的是哪个国家? A. 吴国 B. 蜀国 C. 魏国 D. 燕国

  2. 诗中提到的“吕布缚”是指什么事件? A. 吕布被曹操所缚 B. 吕布被刘备所缚 C. 吕布被孙权所缚 D. 吕布被袁绍所缚

  3.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指哪场著名战役?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坂坡之战 D. 夷陵之战

  4. 诗中提到的“铜雀佳人恨”是指哪个地方? A. 铜雀台 B. 金谷园 C. 洛阳宫 D. 长安城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怀古》苏轼
  • 《观沧海》曹操
  • 《短歌行》曹操

诗词对比:

  • 《赤壁怀古》苏轼与《题谯东魏武帝庙》张耒:两者都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而张耒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曹操生平的回顾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三国志》陈寿
  • 《宋诗选注》钱钟书
  • 《张耒诗集》

以上是对张耒的《题谯东魏武帝庙》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咏新荷 登稽古阁晚眺 凤栖梧(寄贺司户) 摊破诉衷情(和) 摊破诉衷情(寄友) 满庭芳(寓向仲德宿云轩几两月归南艳、道中寄) 过赵北口 九日偕贵阳诸使君东山登高得初字 赐缎绢恭纪 虎牙关坐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煽的词语有哪些 养使 弋字旁的字 鸦默鹊静 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哄动一时 象篦 没词儿 蒸沙成饭 而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恍如隔世 彑字旁的字 采兰赠药 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烟波 立刀旁的字 操斧伐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