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3: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3:29:25
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
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
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
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
月色昏暗,竹亭显得幽静,萤火虫的光芒轻轻拂过坐席流动。
我依然思念故乡的夜晚,转眼又是一个秋天。
我自得其乐于读书的兴致,何必为举烛游玩而感到羞愧。
府中的时光慢慢流逝,明天我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故园”常常象征着思乡之情,而“秋”则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仕途不顺,晚年隐居,诗风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隐居的日子,表达了他在幽静的环境中,思念故乡和亲人,感受岁月流逝的情感。诗中透露出对读书生活的自得与对归家的向往。
《夜对流萤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田园诗,体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月暗竹亭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月光微弱,竹亭显得幽静,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流萤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梦幻的意境,流萤的光点如同流星般闪烁,给夜晚增添了一份活力。
在思念故乡的描写中,诗人心中满是对故园的眷恋与思念,尤其在“更度一年秋”的句子中,表现出时光的无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情感。接下来的“自惬观书兴”则转向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对抗外界的纷扰。
最后两句“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归家的渴望,府中的时光虽慢,却让人更加珍惜每一刻的安宁。整体来看,诗的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满足,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安宁与自足,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暗竹亭幽”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A. 昏暗的夜晚
B. 热闹的集市
C. 明亮的白昼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思念与眷恋
C. 愤怒与失望
诗中的“自惬观书兴”指的是什么?
A. 读书的乐趣
B. 旅行的兴致
C. 玩乐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夜对流萤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韦应物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安宁,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