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0: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0:26:27
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
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水流逆转,莲藕的花朵与稻花在秋季相互依偎。诗人借用“鱼”和“熊掌”来表达一种无法兼得的矛盾与无奈,宁愿放弃美好的风光,也不愿为了生计而去妥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孟子在此用以说明在选择时往往不能两全,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抉择的艰难。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方岳的诗作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选择和自然美景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面临着名利与内心理想的冲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矛盾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开头“龙骨翻翻水倒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逆转,给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暗示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总是出乎意料。接下来的“藕花借与稻花秋”,则表现了自然中的和谐美,藕花与稻花在秋天的交织,象征着生命的丰富与多样。
而后两句“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则引入了抉择的主题。诗人用“鱼”和“熊掌”这两个典故,表明在生活中常常面临不得不放弃某些美好事物的苦恼。宁愿放弃眼前的美景,也不愿意为了生存而去妥协,展现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自然描写,还有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充满了思辨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选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哲理的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鱼兼熊掌”出自哪位古人的作品?
诗中“龙骨”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