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韦华生日)》

时间: 2025-07-28 09:19:17

诗句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

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

与我言兮我愿。

莫我知兮谁怨。

全仗帝为媒。

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

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

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

更取堂名淇绿。

要把北山万竹。

一日倚云栽。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19:17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韦华生日)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
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
与我言兮我愿。
莫我知兮谁怨。
全仗帝为媒。
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
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
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
更取堂名淇绿。
要把北山万竹。
一日倚云栽。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天地间的巨大物质,强调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到底人才是谁呢?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追求世俗的名利。与我交谈,我愿意倾诉;若无人理解,又能怨谁呢?全靠皇帝做媒,长久以来的理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如今看到他们留在这里,手握官笏,书写文章,骑马游街。曾经的贤士已白发苍苍,老夫我也隐居于名为“斋”的地方。更要取用“淇绿”作为堂名,准备在北山种上万竹。希望有一天,能在云端栽种,安然自处,等待时机来临。

注释

  • :古代官员手持的短木板,用于表示官位。
  • :指书斋,通常是读书和写作的地方。
  • 淇绿:可能指代一种植物,象征清新和生机。
  • 北山万竹: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竹子象征高洁和品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30-1290),字君贞,号听雨,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韦华的生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描绘,深刻展现了魏了翁对社会的思考。诗中对“人才”的探讨不仅是对个体能力的呼唤,更是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期待。整首词以“天地一大物”开头,仿佛将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对比,突显人才的重要性。诗人通过问句“人才谁是”,传达出对人才认知的困惑,同时也暗示出社会对人才的渴求。

在描写个人境况时,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尤其是“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最后,诗人以“将相任时来”作结,表达了对未来机遇的期待,包含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对理想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一大物:引入主题,强调宇宙的宏伟。
  2. 扶植要人才:指出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3. 人才谁是:反问,表现出对人才的认知困惑。
  4. 不肯随俗强追陪:强调人才不愿随波逐流。
  5. 与我言兮我愿:表达愿与人才交流的愿望。
  6. 莫我知兮谁怨:若无人理解,责怪谁呢?
  7. 全仗帝为媒:依赖于皇帝的支持。
  8. 此意久寥阔:长久以来的理想,终于有实现的机会。
  9. 今见者留台:如今看到人才留在这里。
  10. 笏围腰:描述官员的形象。
  11. 书创屋,骑笼街:展现学者的生活。
  12. 时贤白尽须发:贤者已为白发苍苍。
  13. 老子抑名斋:自我隐居于名为“斋”的地方。
  14. 更取堂名淇绿:取名淇绿,象征清新。
  15. 要把北山万竹:愿在北山种竹,寄托理想。
  16. 一日倚云栽:希望有一天能栽种在云端。
  17. 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安然处世,等待机会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才比作璀璨的星辰,暗示其重要性。
  • 拟人:将“云”拟人化,赋予其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沉思,传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地:象征宏伟与广阔,代表社会。
  2. 人才:象征智慧与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3. :象征坚韧与高洁,表现诗人的志向。
  4. :象征自由与理想,表达诗人向往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人才”主要指什么?
    A. 普通人
    B. 有智慧和能力的人
    C. 诗人自己
    D. 学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笏”是古代官员手持的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名利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短木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关注时间与理想的关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魏了翁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事 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 思远游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读书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近村暮归 岁暮风雨二首 其二 出游归卧得杂诗 过邻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习成风 包含笳的词语有哪些 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旦种暮成 凵字底的字 喝倒彩 角字旁的字 包含隙的成语 嫠节 甫当 榼榼 久要不忘 釒字旁的字 哭岐泣练 士字旁的字 下梢 彐字旁的字 好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