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34
东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诗。
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
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
可斋出帝胄,结庐探幽奇。
分符庐山阳,归葺园与池。
高怀敦薄俗,万象共眇窥。
惟怜时不与,舟壑忽夜移。
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
我此偶窃稍,荏苒垂三期。
两获憩绝境,真与浮世遗。
牵裾古木底,洗屐官溪湄。
想像贞曜公,沦落长安时。
壮心侔元造,沥思抽肝脾。
衰谢入硬语,难以好爵縻。
此乡所自出,指点馀芳茨。
相去五百年,随胜营诗词。
清扬藉发挥,昧者迷藩篱。
孟公能归欤,赵侯今已而。
罢酒闻清弹,眼在空涕洟。
孰能经始初,欲绵无穷期。
再传至斯荒,旷望逝水悲。
丘壑漫独存,岂不重尔思。
拘情失寝处,触事逢乖离。
无端菊帽破,不管西风吹。
挽仰兴替间,惟馀鸥鹭知。
心遥岁年遒,行将谢尘羁。
我穷吟更穷,逐农亦已疲。
有愧快士志,名盛位任卑。
制愁游学官,弗读国朴碑。
四顾云树苍,雅道谁扶持。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4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东游英溪,恰似寄托着寒苦的诗篇。
如今村里有了井,谁来建亭子覆盖它呢?
想起那异代的贤士,孤标卓立,超脱尘世的华丽。
可斋的后裔,结庐探寻幽深的奇境。
分开庐山的阳光,归来修缮园池。
心胸高远,远离世俗,万象都在细微之处窥探。
唯有怜惜时光不与,舟行江河忽然夜深。
身世已然被永远抛弃,逸驾随西风驰骋。
我这一生偶然偷得片刻闲适,
岁月匆匆,已然过去三期。
两次在绝境中休憩,真是与浮世遗忘。
牵着衣裙在古木下,洗涤鞋子在官溪边。
想象贞曜公沦落在长安的时光。
壮志与元造相媲美,倾吐心中的思绪。
年衰谢落,难以用华丽的词藻来装饰。
这乡土的根源,指点着余下的芳草。
相隔五百年,随胜营的诗词。
清扬的词句借以发挥,愚钝者却迷失在篱笆之间。
孟公能否归来,赵侯如今已不复存在。
罢酒时听清弹,眼泪在空中流淌。
谁能重新开始,愿意绵延无尽的岁月?
再传至斯荒,感叹流水的悲凉。
丘壑依旧存留,怎能不惦记你?
情感拘束失眠,遇事总感到离异。
无端的菊花帽破损,无奈西风吹起。
追忆兴替之间,唯有鸥鹭知晓。
心境遥远,岁月漫长,行将谢绝尘世的羁绊。
我穷尽吟咏,农事亦已疲惫。
有愧于快士的志向,名声显赫,地位仍然卑微。
制愁游学官,不读国朴的碑文。
四顾云树苍苍,雅道又有谁来扶持?
董嗣杲,宋代诗人,字景元,号子华,生于北宋时期,晚年为南宋官员,擅长写诗,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其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宋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借用游历的机会,反思个人的处境与历史的变迁,表现出对古代贤士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董嗣杲的《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名士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思绪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的开头,诗人以“东游英溪”引入,表达对游历之地的依恋,接着提到如今村里的井,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人间的冷暖。诗人对那些异代贤士的追忆,显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超脱。接下来的描写,诗人将自己与过往贤士的心境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愈加浓烈,尤其是“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一句,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对生活的深切反思,展示了他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理想的坚持。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现出诗人的高洁志向与内心的困惑,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古代贤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对理想的坚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英溪”是指什么?
A. 山川
B. 河流
C. 村落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感慨
C. 忽视
“无端菊帽破”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