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1:36
出剑门后日履危径戏集轿兵方言
作者:魏了翁 〔宋代〕
篮舆陟险隘,兀兀不停辙。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或荆棘兜挂,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稳踏。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
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在险峻的小路上,轿子艰难地行驶,车辙在不断地震动。
主人感到眼花缭乱,仆人也口舌困顿。
前面担心树枝会擦到,后面又担心崖石会碰到。
时而呼喊左边的轿子抬高,时而又叫右边的杆子放低。
要避开障碍要小心,脚步轻轻地踩下泥土。
有时荆棘挂住衣服,有时屋檐刮擦头顶。
有时高处要小心地爬上去,有时又要稳稳当当地踩下去。
稍不留神,轿子就可能在眼前倾斜。
深渊固然可怕,但平地也更危险。
我作诗告诫仆人,要审慎对待每一个细节。
识别和注意后,行为上也要谨慎,不可忽视。
魏了翁,字良辅,号十洲,宋代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生活细节和社会观察。
这首诗作于魏了翁游历剑门关后,面临险峻道路时的感受。他通过对轿子行驶过程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安全行驶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示了在险峻道路上行驶轿子的艰难。全诗以“篮舆陟险隘”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展现出一种危机感。紧接着,作者描绘了主人和仆人面对种种困难时的紧张状态,这种紧迫感贯穿全诗,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通过前后左右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行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障碍,如树枝、崖石等,反映出生活中常见的小心翼翼和细致入微的态度。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不仅是对行路安全的关注,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后半部分,尤其是“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更是升华了诗的主题,指出在生活中,常常看似平常的地方,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险。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险境的警惕,也有对生活细节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轿子在险路上行驶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安全的重视,警示人们在生活中要谨慎行事,特别是在看似平常的环境中,常常会隐藏着危险。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魏了翁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轿子
C. 船
D. 自行车
诗中“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深渊比平地更可怕
B. 平地的危险更大
C. 人生处处有危险
D. 没有危险的地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