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4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48:00
近宅数亩田,种秫仍种粳。
三时力农事,幸见秋禾登。
大儿能了官,输租先入城。
小儿方能学,稍长还愿耕。
不喜儿孙多,不愿仓廪盈。
所愿薄税敛,庶几家业成。
我家住在附近,田地有几亩,种的是秫米,依然种着粳米。
三季都在辛勤耕作,幸好能看到秋天的丰收。
大儿子已经考中官职,要先把租税送入城里。
小儿子刚刚能读书,等他稍大一些希望还能够下田耕作。
我并不喜爱儿孙太多,也不想让粮仓过于丰盈。
我最希望的是税收能少一些,这样家业才能得以成就。
陈亮(约1240—1300),字仲明,号青山,元代诗人。其诗风质朴自然,以田园诗见长,崇尚田园生活,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田园感兴》创作于元代,此时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陈亮通过描绘自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轻税薄赋的期盼,反映了他对农民生计的关切。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朴素愿望和对家庭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的田园生活与子女的成长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家庭观和对传统农业生活的珍视。首联以“近宅数亩田”引入,展现出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接着通过描述农事的艰辛与秋收的喜悦,传达出勤劳耕作的乐趣与希望。大儿子已能在官场中立足,小儿子则是诗人未来的希望,这种对后代的期待传达了浓厚的家庭情感。
最后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儿孙数量和财富的淡泊态度,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真实理解——不求富贵,只愿家业兴旺,生活安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和谐的向往,形成了温暖而充满哲理的生活画面。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关心以及对轻税薄赋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诗人对儿孙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人希望的税收状态是:
陈亮的《田园感兴》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但陶渊明更强调个人的归隐理想,而陈亮则更多关注家庭及现实生活的安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