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8: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8:01:20
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灼灼的西斜太阳,余晖照在我的衣服上。
回旋的风吹拂四壁,寒鸟相互依偎。
周围的鸟儿还在衔着羽毛,蟋蟀也在感到饥饿。
为什么我在这条路上,心绪飘荡,忘记了归途?
这难道是为了夸耀声名,还是因为憔悴使我心伤?
宁愿与燕雀一起飞翔,也不愿随黄鹄远行。
黄鹄在四海游荡,它的归路又在哪里?
黄鹄象征着高远理想,古诗中常用来指代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阮籍通过对黄鹄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政治状况与个人情感。
《咏怀》系列诗作反映了阮籍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尤其是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对个人命运的迷茫与无奈。这首诗写于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时,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咏怀 其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阮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开篇的“灼灼西隤日”意象鲜明,既描绘了夕阳的美丽,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中“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体现了孤独的环境,寒鸟相依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凄凉。
接下来的“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则加强了这份孤独感,鸟儿的饥饿与无处归依的状态,仿佛在映射着诗人自身的处境。阮籍在此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困惑,进而提出“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的自问,显露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
最后,诗中“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以燕雀与黄鹄的对比,展现了阮籍对理想的重新审视。宁愿与小鸟一同低飞,也不愿随黄鹄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接受与对生命的清醒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阮籍哲学思考的真实写照。
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名利的深刻反思。
阮籍生活在哪个时期?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