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0: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00:43
咏怀 其二十三
阮籍 〔魏晋〕
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杨朱在岐路上泪流满面,墨子因染丝的事而悲伤。
相互礼让的长久离别让人难以相聚,飘荡不定的身影让人无法期盼。
这岂只是燕语莺声的情感,而是生死存亡都真实存在的。
萧条孤独是人们所悲伤的,祸患与争端是无法推辞的。
赵女的美貌在中山显得愈加迷人,而她的谦柔却愈发显得被欺凌。
唉,涂山的士人啊,何必自我保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才华横溢和个性张扬著称,是“竹林七贤”之一,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困惑的时代。阮籍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死离别、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阮籍的《咏怀 其二十三》是一首深具哲理与情感的诗作。首先,诗中提到的杨朱和墨子,象征着古代哲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二者的泪水与悲伤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深度,更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微妙。诗句的开头便以悲伤的情感拉开序幕,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则展现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相互的礼让与离别,使得彼此之间的联系愈发脆弱,而这种不确定性令人无奈。阮籍在此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一句,强调了情感的真实与深切。诗人不仅在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更在揭示生死存亡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萧条与人心的孤独。诗中提到的赵女与涂上士,则展示了美与智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总体来说,此诗不单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对人性、社会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阮籍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不屈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生死存亡的真实感,以及在动荡社会背景下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位哲学家在诗中被提到?
A. 孟子
B. 杨朱
C. 老子
D. 荀子
“飘飖难与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迷茫
C. 自信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赵女”象征了什么?
A. 战争
B. 美丽与命运
C. 财富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阮籍《咏怀 其二十三》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