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05:16
阮籍的《咏怀 其二十》原文如下: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羁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在蓬池边徘徊,回头望望大梁。
绿水泛起波浪,旷野一片茫茫。
走兽交错奔跑,飞鸟在空中翱翔。
此时鹑火之中,日月正相互照望。
北风凛冽寒冷,阴气带来微霜。
身在异乡无伴,仰望四方心中悲伤。
小人只会算计自己的功劳,君子则讲求道义常常。
哪里会在乎最终的憔悴,吟咏此诗以表心声。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才华在当时声名显赫,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抒发个体情感。
《咏怀 其二十》创作于阮籍心境低落、身处动荡时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德和情感的思考,体现了他在政治混乱中的无奈与悲哀。
阮籍的《咏怀 其二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开篇描绘了蓬池与大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绿水、走兽、飞鸟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更反映了他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诗的中段,鹑火与日月相望,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暗示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哀伤与孤独,羁旅无伴的孤独感让人感同身受,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与失落。
最后,阮籍对小人和君子的对比,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以及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理解。
《咏怀 其二十》的作者是谁?
诗中“羁旅无俦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中的“交横驰”指的是: